东湖地铁站即将围蔽施工,三线换乘,需占用东湖湖区至2023年

24.04.2019  10:53

大洋网讯 继天河公园站之后,又一个三线换乘的地铁站即将进入施工围蔽阶段。广州地铁23日通报,十号线、十二号线与既有六号线交汇的东湖站,将分两期围湖施工,需借用东湖湖区,预计持续至2023年。为什么只能占用湖面而不能采取其他方案,如何减少施工期间对游人、湖水水质的影响?广州地铁就此逐一回应。

新建东湖站

在东湖公园内

根据设计方案,新建东湖站全长257.8米,标准段宽为54.2米。该站为地下五层明挖岛式车站,负一层为十二号线站厅层,与六号线车站公共区域连通,负二层为十二号线站台层,负三层为十号线站厅层,负四层为设备层,负五层为十号线站台层。

此次东湖站围蔽将占用东山湖公园的部分用地,作为附近居民休憩游玩的重要场所,十号线东湖站施工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园的占用和市民的影响,又能确保未来乘客便捷出行,这个问题是此次围蔽中广州地铁和参建单位考虑最多的因素。从周边环境看,东山湖公园附近施工场地的选择遭遇颇多的掣肘,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影响,决定将新建的东湖站设置在东山湖公园内。

据悉,东湖站西侧6米为东湖路主干道、南侧8米为荣宝斋和既有六号线车站、北侧6米为华艺廊,东湖站只有占用部分湖区才能满足使用功能,是目前最优方案。

那车站能否采用扬尘更少的暗挖施工?“若采用暗挖法,不仅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占用公园时间会更长。”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解释道。相比明挖,暗挖过程中地层变形对东湖路主干道、东湖路路下的管线、东湖路西侧居民楼、既有六号线东湖站、南北两侧的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影响大,车站局部处于湖区,自身施工的风险也极高,暗挖施工易发生涌水、坍方、冒顶等安全风险。而明挖法施工难度相对较小,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施工速度更平稳可控,施工期间通过分期围蔽,不占用市政道路,对周围交通影响较小。施工完成后再恢复湖区,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的影响。

分两期围蔽

施工至2023年

据悉,广州地铁把围蔽范围确定为26170平方米,计划分两期进行围蔽。第一期施工计划于4月下旬启动,围蔽面积约为23657平方米,其中湖面面积5857平方米。届时,以海印门(即东山湖公园正门)为中心,分南北两块进行围蔽,保留海印门及紫荆柳堤正常通行。围蔽区域内将进行场地内树木迁移、管线改迁、填湖围堰及围堰东侧的公园内疏散通道的施工,同时进行施工场地硬化及平面布置工作。

一期围蔽示意图

第二期围蔽计划于8月开始,预计2023年12月结束,围蔽范围在一期的基础上增加2513平方米。届时,需封闭海印门,市民可向北100米的新增人行通道口进入公园,沿围蔽外人行通道行至紫荆柳堤和湖心岛。围蔽区域内将进行车站围护结构、基坑开挖、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及盾构井、换乘厅的施工。

二期围蔽示意图 

据悉,围蔽期间外墙尽量采用立体绿色植物装饰,并加强日常维护保养。此外,二期围蔽实施时,新增人行通道地面表层铺设地面砖,临湖侧安装防护栏杆,材质与公园风格保持一致,通道每间隔30米安装一盏太阳能路灯,以方便游园市民通行。据悉,东湖站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并将进行景观恢复,一次性整体交还。

如何避免污染水质?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填湖过程中污染场地以外的湖水,在填湖围堰施工前,在围蔽外侧4米~6米湖域范围内,设置一道绿色PVC防污屏障,将抛石挤淤产生的浑浊湖水与东山湖水域的湖水进行有效隔离。施工中,PVC防污屏障的土工膜对可能出现的浑浊水进行过滤,防止施工区域以外湖水受到污染。此外,广州地铁还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湖水进行定期水体监测,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水质。在施工过程中,广州地铁要求夜间禁止进行高噪音施工作业。

(广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陈虎辉、李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