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内资招商踏上新时代新征程

28.12.2017  02:05

■11月30日,2017东莞市投资环境推介会暨莞深产业合作对接会签约仪式举行 记者 程永强 摄

■乔雨/制图

百亿、千亿特大项目接连落户东莞,力推产业价值链迈向高端

东莞时间网讯 8月,东莞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300亿京东智能产业新城落户凤岗,京东集团将在东莞打造京东未来在南方布局的核心和利润中心;

11月中旬,东莞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紫光集团拟在东莞投资1000亿元,建设芯云产业城项目暨“华南区总部项目”;

前不久,12个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在第三届智博会上签约,总额达124.81亿元;13日,东莞松山湖片区2017深圳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共29个项目,总金额超250亿元……

金秋渐远,东莞不负好时光,在内资招商领域撷取累累硕果。这些投资往往来自于国内巨头和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项目投资巨大,产业层次高端,单位产出效益良好。其中,尤以一批特大优质项目和智能制造项目最为抢眼,有望带动整个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这背后,既有新一轮科技变革和全球产业分工重塑的客观因素,也有东莞大力优化招商服务、创新招商模式,抢抓产业机遇的主动作为;既凸显了东莞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阶段成效,也体现了  “倍增计划”“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莞版实体经济十条”等产业招商政策的丰硕成果。

乘着十九大的东风,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创走廊两大历史机遇,东莞也重新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朝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以智造和创新担当起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向创新型一线城市加速挺进。

新优势:

产业区位传统优势凸显

实体经济环境全面提升

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招商引资争夺战日趋激烈。尽管面临着不少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东莞依然火力十足,斩获颇丰。从数百亿到千亿项目,从京东集团到紫光集团,东莞一而再地得到巨头企业和特大项目的青睐。底气何在?原因何在?

这离不开招商部门的种种有为之举、创新之作。而深层次原因在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创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东莞营商环境中的传统优势正进一步凸显。同时,我市主动作为,通过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诸如倍增计划、城市品质提升计划等行动,凝聚出的新优势也在逐步显现。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处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间,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优势。”今年在东莞增资扩产的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说,该企业之所以选择在东莞投资加码,不仅是看中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更主要是看中这里地理区位、综合成本、政务服务,以及未来的机会。“东莞越来越适合作为总部基地,而不只是制造工厂”。

营商环境优越,政府服务优良,也是东莞招商引资的最大底气。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东莞市贯彻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实体经济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实施方案》、东莞制造2025战略、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等一系列政策。今年,市府一号文更提出“倍增计划”,从政策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以最大决心和最强力度支持企业倍增发展”。

号角已吹响,企业更关注政策、口号落地的实效。同样在东莞增资扩产的中控智慧科技副总经理汪章健说:“内地一些城市甚至打出土地免费的招牌,为什么企业不跑去这些地方呢?土地和政策优惠并不关键,关键要看企业搬来后能不能做大。他透露,中控智慧从深圳搬迁到东莞时,体量并不大,苦熬三年才开始迎来业务爆发。“这期间东莞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我们十分关心,主动联系帮助解决难题。我们在全国设有多个分公司、研发中心,对比之下东莞政务服务可谓非常高效便捷。

近年来,东莞的商事制度、项目审批流程、项目落地制度、水陆口岸“三互”大通关等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推行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让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到70%以上,市场主体大为受益。

正因为如此,在多个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报告、评选中,东莞多项指标跃居前列。例如,东莞201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全域城市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综合效率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七。今年,东莞更获国务院表彰认定为全国15个“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新格局:

龙头企业补齐关键性短板

产业链向高端跃迁恰逢其时

一批“航母”型项目落户东莞,对东莞产业经济和未来发展有何影响?可以说,这是破解产业体系的结构性制约、动能转换的胶着期制约、资源配置的碎片化制约的有效助力。

先来看看紫光集团在东莞的“大手笔”。据报道,拟落户滨海湾新区的紫光集团,将在东莞投资1000亿元,建设紫光集团芯云产业城项目暨“紫光集团华南区总部项目”。这是东莞历年来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必将在东莞招商引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紫光集团将这一项目定位为区域智能产业创新科技中心、产业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及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具体计划注入五大核心模块,分别为5G技术研究院、紫光云华南总部基地、SSD研发事业部、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心、智能汽车芯片研发应用基地和销售中心等。

作为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企业,也是世界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紫光集团如果扎根东莞,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无疑将撬动东莞芯片产业集群的成长,并与东莞电子产业集群形成共振。在其带动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向着“又大又强”的目标迈进。

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京东集团,该集团将在东莞打造未来在南方布局的核心和利润中心。同时,凤岗镇政府与京东集团、都市智能集团、雁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共同投资300亿元建设“京东·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新城”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400亿元,年创税达到30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孕育发展,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高端跃迁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一轮深圳产业与人才的溢出,以及国内产业融合和技术转移带来的机遇。可以说,随着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我市招商引资与产业层次向高端跃迁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于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东莞也早已尝到甜头。譬如,以华为为代表的明星企业落户东莞,吸引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上下游配套厂商接踵而来。12月5日下午,东莞再与华为签约,将共同把东莞打造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加深。

新趋势:

智能制造催生投资磁场

从引到选破解资源瓶颈

在特大项目、高端投资接连突破“天花板”的同时,东莞招商引资的理念和结构,也在加速优化升级。尤其是“智能制造”成为招商引资中的高频词,一批以智能手机产业链、智能装备产业等为代表的项目相继聚集东莞。

我们公司目前业绩正在翻倍增长,需要扩大生产,需要较好的产业链配套;由于是做智能装备,必须贴近市场就近服务用户,东莞当仁不让是我们的首选地。”谈起落户东莞的原因,从事高端数控机床的劲辉国际总经理罗育银从多方面给出答案。

在罗育银看来,东莞市大力扶持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是很重要的加分项;而在寻找投资落脚点的过程中,市镇各级领导主动牵线搭桥、接待人员服务企业的细致、高效、体贴,也让他们倍感放心。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不少智造型企业的目光。在上述智博会上集中签约总投资近125亿元的12个投资项目中,其投资主体大多是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项目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而这,正切合了我市今年在“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中提出的“补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等思路,加速东莞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发展。

为此,针对关键项目,我市招商团队开展了靶向招商,主动出击积极开展登门招商。今年来招商团队就先后赴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杭州、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南京等地,拜访了一批国内先进制造企业,推动企业来莞投资。

聚焦智能制造,也代表着东莞招商引资工作从“”到“”、从“”到“”的全面转变。“东莞凭借独特的优势,成为吸引项目投资的热土,但由于过去依靠土地等要素驱动和增量空间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将资源留给真正优质的重大项目。”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相关招商负责人解释,在这种现实下,东莞大力提高门槛、加强把关,加大对高、精、尖和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招引,从而摆脱高度外向型、资源消耗型、劳动力密集型等标签,实现产业结构和素质的优化提升,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招商引资大盘点

今年我市内资招商量质齐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招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内资招商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今年,引进特大优质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内资引进总体保持“量质齐升”的发展势头。

来自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3125宗;协议投资金额1436.51亿元,同比增长25.14%;实际投资金额674.07亿元,同比增长8.85%。在大项目方面,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7宗(全年目标为100宗),数量同比增长超四成;协议投资金额1076.77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这其中,令人瞩目的是一批体量惊人的“巨无霸”项目。2017年以来,跟进对接了40多家意向投资企业,其中紫光项目、创胜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歌尔声学项目、中控智能项目等已分别与市人民政府、沙田镇政府、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樟木头镇政府签订有关协议,合计投资金额超千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区统筹联动、扶持次发达镇街的思路下,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中,多个次发达镇表现抢眼。仅石排今年上半年就一举签订了20宗项目,引资超百亿元。其中铭普光磁、金誉半导体、百顺创客智园等11宗项目达到市重大项目标准。

同时,引进项目效益也显著提升。今年,市经信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对重大产业项目意向用地审查有关情况的报告》,进一步优化项目效益准入标准,不断向镇街灌输项目效益观,成效明显。以清溪、石排为例,清溪镇今年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3宗,合计协议投资总额89亿元,投资强度636万元/亩,预计年产出比1600万元/亩,年税收强度达75万元/亩。石排镇集中签约的20宗项目,累计投资总额109.37亿元,预计年税收总额8.07亿元,税收强度达73.51万元/亩。

这为东莞的内源型经济再添强劲动力。“一枝独秀不是春”,在长期坚持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内外资引进并重的“双轮驱动”战略后,我市新吸纳了大量内资企业、重大项目,内资经济在东莞迸发出惊人的热情与能量,“日月星同辉”的产业新图景徐徐呈现。

招商有妙招服务谱新篇

专注,极致,口碑,快”,在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的一面墙上,赫然写着雷军总结“互联网思维”的七字诀。“互联网哲学”与招商引资工作,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以“”字诀为例。“紫光集团的项目在很短时间内就谈下来了,主要是由于市领导前期经过了充分的沟通协调,我们再快速跟进落实。过程中,迅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招商成功的砝码。”一位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称。近年来,这样的“东莞速度”“东莞奇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屡见不鲜,常常有从初次对接到项目签约,再到投产运营只花了短短时间的“火线行动”。

互联网思维”,只是东莞众多招商创新之举中一个缩影。登门拜访,展会招商,借助商协会甚至乡贤招商,创新信息化招商渠道,加强对落地项目效益把关,推进园区统筹片区联动,东莞在招商中妙招频出,巧借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譬如,发挥智博会“以展引商”的作用,在前不久举行的智博会活动上举办了  “2017东莞市投资环境推介会”“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峰会”等活动,面向1200多家全国、全省知名制造企业开展投资推介。又如,在深圳、北京驻点招商过程中,重点发挥行业协会、产业平台、中介机构和东莞乡贤资源作用,联合各镇街(园区)招商团队赴深圳开展招商工作,成功推动一批项目落户东莞。

在企业服务上,我市打造了具有服务管理、专项资金申报、运行监测分析、产业资源共享等功能的大数据综合企业服务平台——“智造东莞”,为企业带来更多优质的服务体验。平台注册会员企业已突破6000家,线上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问题2000多个,接受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超7000宗,管理专项资金高达7亿元。同时,启动了东莞招商信息地图升级改造,既方便投资者项目选址,也为我市提供数据分析参考。

进一步加大招商统筹力度,优化招商政策和土地资源配置,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盯关键性的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平台进行招商,在接下来的招商之路上,东莞将力求行稳致远。

记者手记

新征程上的东莞招商与产城之变

在东莞创业,你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配件,都像叫外卖一样方便快捷。像开发一个智能滑板,所有的零部件,电机和电池、炭纤维外壳等,基本上我开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采购到,组装、产品测试在东莞的更新迭代快,成本低。”在今年一次央视聚焦东莞的报道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的副院长张延亮如此解释在东莞创业的优势。

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链配套完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综合成本较低,这是以往落户东莞的企业主常常提及的。但最近,他们口中多了另外一些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创走廊,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机遇,未来……

以最近一批智造型、航母式的项目为透视点,不难看出东莞新一轮招商引资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企业主体形态从中小企业演变为大型企业、总部项目,产业链位置从低端迈向高端环节,产业分布从传统产业转变到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东莞必然走向降低对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依赖,谋求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的路径。这正需要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潮涌之势,加速东莞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昔日劳动密集型的“世界工厂”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对于这一场产业变革,东莞已经亮剑。下半年来,“倍增计划”政策红利接连落地,“创新驱动升级版”“莞版实体经济十条”相继出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现场会、广深科创走廊建设动员会,以及智博会、高层次人才周、国际科技合作周连轴举行,无不显露出东莞惊人的“野心”和未来潜力,让人感叹市委市政府推动东莞在创新转型发展上实现跃升的决心和信心。

在地理区位上,东莞还是那个东莞,在地缘经济上的定义,却被屡屡刷新。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东莞也已重新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意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以智造和创新担当起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更多更优质的产业项目,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品质,将是这一新征程上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