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凝炼革命精神之魂 传承东莞红色文化基因

08.10.2018  23:38

10月8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举行   郑家雄 摄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东莞时间网讯 (全媒体记者 林朝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10月8日上午,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前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并讲话。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老战士邝耀水等参加活动。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于1938年10月15日,是中共东莞地方组织组建和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东莞人民抗日武装,也是东江纵队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杨晓棠表示,东莞的革命先辈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强调,要总结凝炼好革命精神之魂,传承东莞红色文化的永恒基因,特别是要抓紧提炼东纵革命精神,进行生动展示、大力宣传,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积极投身东莞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10月8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前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并讲话。

杨晓棠强调,要保存保护好革命文物遗迹,丰富东莞红色文化的现实诠释。开展好红色遗址登记标识、红色历史挖掘整理等专项行动,加强革命文物的征集力度、系统整理和价值研究,制定全市保护抢救红色革命遗址的整体规划。要深入挖掘东莞党史中的重要事件和红色故事,推出精品展览,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努力讲述好革命岁月故事,激发东莞红色文化的精神共鸣。

10月8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前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并讲话。 图为参观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抗战史实图片展览。记者  郑家雄 摄

活动中介绍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有关情况及战斗事迹,东江纵队后人代表作了发言,瞻仰了榴花抗日纪念碑,参观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抗战史实图片展览。

10月8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前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并讲话。图为杨晓棠与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老战士邝耀水亲切交谈。

当天,东城街道在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温塘革命烈士纪念亭也举办了纪念活动。

10月8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城榴花公园抗日纪念亭前广场举行。图为瞻仰榴花抗日纪念碑。

相关新闻: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东江纵队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今天,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东江纵队后人代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党员干部,东莞军分区官兵代表,东城街道各界代表共约160人。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蔡建勋介绍,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中共东莞地方组织组建和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东莞人民抗日武装,在华南敌后抗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成立模范队举旗抗日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开始全面入侵华南。当天,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组建一支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日军入侵。

中心县委以东莞县社会壮丁训练总队(全县的地方武装)名义,组建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简称模范队)。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大会在县城中山公园举行。模范队队长由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长王作尧担任,指导员由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袁鉴文担任,队员基本上是党员及爱国青年、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全队100多人,编为三个小队和一个留城分队。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在日军入侵广东陆地后,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华南地区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榴花塔旁英勇杀敌

10月19日,日军占领石龙,东莞县城告急。中心县委指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以及另一支已经掌握的抗日武装——东莞壮丁常备队 (简称常备队),开往石龙附近东江南岸的榴花塔、峡口、西湖、京山一线布防,历时一个月,击退了日军多次渡河进犯。

日军占领石龙后,经常在东江北岸石碣一带村庄烧杀抢掠。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心县委在模范队和常备队中挑选40多人,于11月13日在榴花塔下渡河到达东江北岸的刘屋村,与该村自卫队会合,伺机伏击日军。他们与日本骑兵发生遭遇战,牺牲22人。其中模范队和常备队牺牲11人,刘屋村自卫队牺牲11人。次日,中心县委在莞城中山公园举行追悼大会。群众给烈士送上挽联:“老模首战东江畔,榴花塔下显忠魂”。

榴花阻击战,是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对入侵日军的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经过这场战斗,东莞广大群众知道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作为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人心逐渐稳定;甚至连逃散的国民党驻军官兵也重新集结整队。

开辟大岭山游击基地

模范队成立第二天,向大岭山进发,开辟大岭山游击基地。

模范队把队部设在飞鹅村,以飞鹅村为中心,活动于连平、上下山门、大雁塘、杨梅圩、莞太公路沿线白沙、 龙眼一带,在那里进行军事训练,宣传发动群众,打击零散日军。模范队在大岭山发展到200多人,站稳了脚跟。1938年11月下旬,日军从莞城、石龙等地向南扫荡,模范队摆脱日军追击,以大岭山为基地,坚持抗日游击活动。

模范队先期在大岭山开辟的游击基地,为后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为东江纵队前身之一

1939年元旦,模范队与其他抗日武装整编为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日军扫荡时撤到深圳的部分模范队员,编入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0年9月中旬,这两支部队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2日,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为基础,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模范队为东江纵队培育和输送了一批领导干部和战斗骨干,王作尧担任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袁鉴文等人分别担任东江纵队支队、大队级领导。

事实证明,模范队是东江纵队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东江纵队的创建、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 被中共中央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感言: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后人代表、东莞市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张方:

作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的后代,受邀参加这次纪念活动内心感慨万千,深感责任重大。父辈们为抵抗侵略,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我们一定要把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那种一切为了国家的精神传承下来,并教育下一代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东江纵队后人代表赵象明:

举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给我们东纵老战士的后代们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我们为父辈们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的贡献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希望通过相关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先辈们所经历的艰苦斗争历程,了解他们过硬的思想作风,使后人更加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积极投身建设新时代。

东城第一中学学生何秉轩:

面对侵略者,革命先辈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很勇敢,也很伟大。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激励我要不怕困难,勇于奋斗。今后我将了解更多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