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记者口述汶川记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点赞转发记者

12.05.2018  10:35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原创视频热播

▲东莞日报社五位记者口述汶川记忆 记者 肖延昆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周桂清 张培霞 ) “废墟上,红旗最鲜艳。重建后,红旗正飘扬。”近日来,一段名为《红旗是最鲜艳的——东莞日报社记者口述汶川记忆》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热播,短短两天点击量就达到10万+。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也在第一时间点赞转发,“缅怀过去,不畏将来”。

据介绍,这段视频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制作,通过东莞日报社五位记者的口述,还原当时在汶川地震现场的所见所闻,以此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悼念,祝福,加油,一切安好。”镜头转换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有人还留言,“通过视频,我们感受到了地震的无情,也见证了人间的真爱,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

含着眼泪摁下快门

10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当时,东莞日报社立即派出陈帆、陈栋、刘春、郑家雄、程永强等记者深入现场。据了解,他们是当时进入地震中心的第一批外地记者。这让绵阳当地宣传部门也觉得很惊讶,“他们说我们是第一家到绵阳灾区的外地媒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栋仍为自己的职业精神感到自豪,“那天下午3点多接到采访任务,第二天凌晨6点左右,我们就到了绵阳。

最难忘的就是帐篷小学,到处都是惊慌的孩子。”即使时隔10年,另一名摄影记者陈帆仍记得那些在苦难中求学的孩子,没有书本、没有课桌、没有凳子,头上、手上、腿上,到处都缠着纱布,但他们一直坚忍着不哭,“我含着眼泪,逐一摁下快门”。

从部队转业后,陈帆辗转多家媒体,最终在东莞日报社扎根,转眼也10年了。“汶川地震是我媒体职业生涯中亲历的重大事件之一,永远忘不了当时孩子们的眼神。”如今翻阅当时拍摄的数百张图片,陈帆仍为那种绝处求生的信念所感染,“那样的苦难都能挺过来,人生还有什么迈不过的坎呢?”他定格了经历苦难的孩子,希望那些磨炼只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小插曲,愿他们内心仍充满阳光而且健康平安。

红旗在灾区高高飘扬

在汶川地震采访,红色一直定格在记者的脑海和镜头里,“红旗在灾区高高飘扬,红色是当时最鲜艳的色彩,至今仍挥之不去。”郑家雄如是说。

另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刘春一直记得当时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我当时拍到一张照片,一个红衣女孩站在废墟中央,一直呆呆地站着,凝视着那堆乱石砖头。”刘春说:“我想,那个地方可能就是她温暖的家,但她的父母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当天,她可能刚从成都或都江堰回来,等她看到时,家已变成一片废墟,家人不见了,心情一定非常难受、压抑。”刘春坦言,“我只是悄悄地按下快门,如实记录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敢上前打扰红衣女孩。

而郑家雄当时一点也不害怕,只想赶紧到现场。“我去一个叫木鱼的小镇采访一位老人,他家人都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但他说了一句话——‘还是要感谢党’。”在汶川采访期间,郑家雄看到国旗党旗四处飘扬,还遇到了许多辛苦忙碌的共产党员。“在废墟上,红旗是最鲜艳的。”他从灾区回来后,也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程永强曾多次去到汶川,见证了灾区重生的脉络。2010年4月底,程永强从东莞赶到映秀镇,“变化惊人,两年时间,原先一片废墟,现在出现了一栋栋别墅,绿草葱葱,百花争艳。当地人也逐步驱散了痛失亲人的阴影,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让程永强感到自豪的是,当采访对象知道他来自东莞时,一个劲地表示感谢,“东莞真情援建,映秀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