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好哪些工作?快来看这个《报告》

17.06.2020  00:10

2019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于日前发布的东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也持续优化,经济势头良好。

同时,报告指出,2020年东莞将继续在“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下,立足东莞在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中厚植的综合优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根据报告,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五大目标。

资料图

力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报告明确,力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为此,将从促进投资增长、积极拓展内需市场、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以战时体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等多方发力。

其中,报告提到,为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2020年东莞将完成工业投资810亿元,完成城市更新投资382亿元,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城市品质提升、教育民生、公共卫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动态增补具备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加大对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850亿元以上。

此外,将高水平谋划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争取年内累计建成10000座5G基站,积极打造5G生态,在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创新区等地建设一批5G示范区和示范项目。

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高能级产业基础和现代化产业链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产业基础能力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核心标志。

报告指出,要加快提升我市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强心补链”创新工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开展“强、大、精、优”产业体系发展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引进重点目标企业,培育一批行业冠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并进一步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谋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另外,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咨询服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打造高水平、广覆盖的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要大力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瞄准行业头部企业,大力开展“强链、补链、拓链、创链”精准招商。加大招商宣传推广力度,组织举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 “500强领军企业市长圆桌对话”等活动,吸引先进制造创新资源来莞发展。全年争取完成招商引资协议投资2000亿元,实际投资1000亿元。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创新是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重大科学平台加速聚集,为东莞创新发展赋能。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松山湖科学城规划建设,推进松山湖科学城规划范围优化调整,加快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规划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为发挥创新驱动优势,我市今年将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积极抢占三大未来智能终端,做深做精工业机器人,做大做强智能手机,筹划布局智能汽车。并大力建设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力争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关联产业带动效益超过1000亿元。

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报告提出,东莞市积极申请创建东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营造多层次、多种类、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打造立足东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平台,积极推动科技招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2019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2020年,我市将深化各项改革成果,发挥改革优势。报告明确,我市接下来将全面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及大力深化财政预算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其中,为进一步为投资“松绑”,报告要求要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区域评估、联合测绘、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加大投资项目服务力度,提速办理投资项目规划调整,深化投资项目事权下放,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 “证照同办”试点改革,建立营商环境评价长效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东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升我市营商环境优势。

全媒体记者 向连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