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朱村:老区人民想和总书记“拉拉幸福呱”

22.02.2018  15:52
原标题:山东临沭朱村:老区人民想和总书记“拉拉幸福呱

  “日子过得忒好嘞!”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王大爷倚着墙,晒着太阳听着戏曲,延续着山村特有的生活习惯。新年来了,他穿着一身新衣,分外喜庆。

  “忒好”是临沭人的一句口头禅,是特别好的意思。如今的朱村人,自从过上好日子,拉起呱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忒好”、“牛啦”常常挂在嘴边。

  走几里乡村路,拐几道大弯弯,来到朱村。听说记者要来,村里召唤文艺队里的“歌唱家”——

  “双手握住老支前的手,你说峥嵘的岁月,总刻在心头——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承诺兑现在你手。

  这首《拉住老区人民的手》歌词情真意切,深受欢迎,如今已唱遍了沂蒙老区。

  2013年习近平在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亲切地拉着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握着老支前的手殷切嘱咐:“一定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四年多来,乡村振兴的曙光正悄然洒入这片红色热土。新春时节,人民网记者新春走基层来到朱村,了解这里在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下,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深刻变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盼着习总书记再来看看俺村新变化。

  驶在冬季的鲁南大地,冰河大野犹嫌束,山入沂蒙不解平,虽是满眼灰白的色调,但一进朱村,眼前的景色就多彩了起来。

  白墙黑瓦,松柏常青,掩映在一色清朝民居中,另一处,一栋栋二层小楼门口贴的是红色春联,回乡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穿着蓝棉袄绿棉裤的老人则围坐在一起晒太阳,唠家常。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支前模范王克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吕骞 摄)

  村里人向记者介绍,这几年修路、栽树、种花、刷墙、立灯,老百姓居住环境着实改善不少。

  “现在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移风易俗减轻了老百姓负担,村里给老人建了照料中心,没事就去下棋打牌拉拉呱,可恣了!”支前模范王克昌提起习总书记到他家里看望,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2013年隆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王克昌家看望。王克昌回忆说,总书记到了他家,看看厨房、看看洗漱间,问他一个月烧多少煤气,价格贵不贵。在他家待了半小时,总书记在离开前祝福王克昌:“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临沭县文家埠村的大集市上村民们忙着办年货迎新春。(吕骞 摄)

  王克昌攥住记者的手拉呱,党的十九大召开,给俺们农民送了大红包。俺参加了县里的大众宣讲团,给村里的老少爷们宣讲十九大、宣传乡村振兴。县里还给做了直播,村村大喇叭播放。俺今年87了,身体很好,儿女都很孝顺,孙子去年当兵还入了党。俺想好好活个100岁,多享受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能不能帮俺们捎句话,真盼着总书记有时间再来看看俺村新变化。

  朱村像王克昌这样的长寿老人还不少,岁数最大的有97岁,超过80岁的有40多位。现在有了新农合,村里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拿着医保卡,俺就能直接去卫生站看病去,小病能报销180,住院能报销55%。”王克昌走出屋子来到太阳底下,不用拐杖步子也稳稳的,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近90岁的老人。

  村支书王济钦告诉记者,总书记还特别关心村民做柳编的情况。柳编是山东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村里的妇女都编得一手好篓筐。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村民张田英正在做柳编。(王天乐 摄)

  村里新建的柳编厂就在村头不远处,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如今变成了“企业+编织户”的新型模式。记者进入厂房内,车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柳编工艺品。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来柳编厂干活的人比往常少了很多。

  坐在车间中央的一位大姐咧着嘴冲着我们笑了起来,她的裤腿与旁人不同,膝盖以下的部分都沾上了厚厚的泥灰。

  “这是俺们村里的困难户张田英,自幼双腿高度残疾,走路只能跪着走。家里又丧了夫,儿子才上5年级。”同行的村干部向记者介绍。

  “俺每天上午来厂里编筐,中午回家给儿子做饭,下午再来,每编一个筐能挣一块六,俺一天编20来个就能挣三十多块钱,这比以前在家里自己编筐赚得多。”张田英向记者介绍。

  “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总书记当年的承诺仍在村民中流传。针对困难户,村里的资助、福利、还有助学金,让张田英母子俩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张田英虽文化程度不高,但深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她说,编筐是个技术活,她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编筐技术,多挣钱。与记者聊天时,张田英手中的活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战争年代,沂蒙人支援革命,发扬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改革开放步入新时代,在摆脱贫困的路上我们依然是模范。王济钦告诉记者。

   好党风带来好民风

   一定要把沂蒙精神要传承下去

  进村门拐个弯,便是朱村红色文化纪念园。记者刚跨进大门,纪念园的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便迎了上来,拉着记者的手走向对面的一排平房。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吕骞 摄)

  “这是革命烈士陵园、这是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这是历史文化陈展室、这是档案室…”王经臣对纪念园里的展馆和文物藏品如数家珍。

  老时候穷归穷,人的骨头却硬,有道是:“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作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1944年的除夕夜,日伪军500多人向朱村扑来,驻守在沐河东岸顶子村的老四团三营八连等闻讯后迅速涉水渡过沐河,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将敌人压制到村西小沟里。八连连长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仓皇逃窜,朱村得救了!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观看村史展,站在总书记旁为他讲述这段历史的也正是王经臣,总书记的叮嘱至今仍在他的耳边回响。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习总书记如是说。

  朱村抗日英雄纪念碑。(吕骞 摄)

  “总书记一来,俺们朱村的知名度就高了,这几年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总共超过6万人次。”王经臣介绍到,2015年朱村还创建了自己的档案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村级档案展览馆,留存下来很多珍贵资料,这其中不仅有各地的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城里自驾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刚到家准备吃饭,又来了参观的,咱就得放下饭碗赶去讲解。

  义务为纪念园做讲解,值吗?王经臣坚定地回答,这几年好党风带来好民风,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俺们老区人民跟着共产党一路走来,一定要把沂蒙精神要传承下去。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

   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舒坦的日子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除了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最根本的还是激活内生动力,让大伙通过辛勤劳动富起来。

  朱村村支书王济钦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吕骞 摄)

  村支书王济钦扳起手指,算一算经济账:人均才六分地,只种粮食吃不饱,但这里土质好,水源充沛,种经济作物有销路。村里上马了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还建设了林下食用菌大棚。“别人家的葡萄才八毛多,我们能卖到两块二。”王济钦咧着嘴笑。

  “地、钱、人”等生产要素不断聚集,推动了村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延伸。现在,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逐步壮大。

  大学生村官王洋二十出头,已驻村一年多,帮着村里搞起了农村电商。几台电脑,一个仓储柜,主打品牌“朱村味道”,玉米面、黄大豆、鄞红葡萄、晚秋黄梨,往常地里长的庄稼作物有了包装,找到了销路。“现在就缺深加工,产量提上去就不担忧了。”王洋说。

  腊月廿三过小年,吃饺子是朱村人的传统。(吕骞 摄)

  欧拉藤饰的总经理张志全曾经给习总书记介绍当地的柳编,不久他就将自己的车间设在了朱村,给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谋工作。“柳编即绿色又环保,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好产业。”他介绍,现在当柳编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一年他收入就超过一个亿。这不,正值临近春节,厂里正巧送来过年福利,小货车上满载着一袋袋大米和一箱箱白酒,两位工人忙着往厂房里搬。

  在以前,能出去打工的情况还好些儿,留下来的,大多穷熬着。往常的就业难题,如今不出村就很快解决啦。村民感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舒坦的日子,比以前强一百倍,忒好。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党员群众的干劲冲天,凝聚力、战斗力空前。“规划我们就做了四个,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已现雏形,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提起未来的发展,这个黑黑的沂蒙汉子脸上满满的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憧憬!

  在朱村参观,给人的最大体会就是村民们都是乐呵呵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家的生活,更让大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