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气象人故事之“大应急实践者朱江文”

12.02.2018  20:11

  【前言】今天的故事从几个数据说起:“2年”--他,心系百姓安危,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用2年时间打造了全国有名的“大应急阳江模式”;“6年”--他,甘于奉献,清白做人,从茂名异地交流到阳江工作6年,默默承受家庭困难从无怨言;“20年”--他,心有情怀,牢记使命,独自忍受近20年病痛折磨从不诉苦,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诉求……2018年的开篇,我们就来说说首任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时任市气象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朱江文的故事。

  当我走进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大气简约、规整严谨,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看着这一块块连接各路信息的显示屏,摸着这尚有余温的一桌一椅,听着工作人员充满自豪的介绍……朱江文,这个我未从谋面的建设者形象却在我脑海逐渐丰满起来。

   只要你想干,我就全力支持

  2012年,广东省气象部门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五不”问题,特别是随着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迫在眉睫,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成为重中之中。然而从无到有总是难的,当时很多人对成立地方气象机构信心不足。梁域局长是从云浮交流到阳江工作的,到任前已听闻在前期征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意见时遇到较大阻力,再加上局里思路不统一,双重压力之下,他深感要做点开创性的工作好难啊!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朱江文对他说:“你想不想做?只要你想,我一定全力支持你!”搭档的支持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就这么干脆的一句话,在梁域心里升腾起一股温暖和信心……时至今日,他讲起这个事情,仍然动容的说,老朱很有想法,也很有实干精神,他当时是纪检组长,但是他做人有担当不计较,主动参与进来了,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十分感动。

  心有了,困难却一点没少。一次次与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沟通,一次次调整思路反复修改,一次次失败推倒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机终于来了!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酝酿,考虑到阳江气象灾害频繁,是广东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又是台风登陆和影响最多的地方之一,提出了整合应急资源,在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基础上更进一步,成立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思路框架。这可是全新的思路,趁热打铁,说干就干!阳江市气象局紧跟全市应急一盘棋的步调,迅速调整思路,细化“大应急”的具体举措。提出整合三防、应急、气象及地震等相关部门资源,消除长期以来应急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减少信息在各部门间的时间消耗,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建设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就是最好的载体。这一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思路有了,方案确定了,业务平台建在哪里呢?既然是政府的“大应急”,那就应以政府主导为主,放在市委市政府是最好的选择。恰逢阳江市政府正在建设业务楼,朱江文迅速把握时机,紧急汇报、请示、协调,一系列的手续,市政府最终同意调整设计,加建三层,用于应急指挥中心。这正是应了我们那句老话:人努力天帮忙。2014年8月,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成立,预警业务委托气象局管理,朱江文任市应急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至此,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资源共享、部门联动的阳江“大应急”体系正式落地,气象局在应急指挥中心承担起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非经过不知难。干过筹建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最难的就是从不可能变为可能,从没有到有。现在看来短短几句话就说完的过程,中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等待、焦灼、失望和痛苦。局办的小周回忆说,有一回朱江文跟他聊到筹建的事,开玩笑说到:“小周啊,如果是你,搞大应急这个事,我估计你早急哭了。

  如今的应急指挥中心,已实现了“纵向到底”的省、市、县、镇四级互联互通,视频连线直通乡镇三防办和气象服务站,突发信息直达重点村;同时实现“横向到边”的业务格局,结合气象、三防、地震等部门网络基础,接入了公安、消防、海事、海洋渔业、电力等部门的应急平台和视频监控。这一模式被称为“大应急阳江模式”。每当有重大灾害发生时,市领导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坐镇应急指挥中心,利用基础数据“一张图”和精细预警“一张网”进行现场指挥,效率明显高多了。阳江市也因此取得了“大灾无大难,6年零死亡”的成绩,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收获社会赞誉无数。

   我每天一睁眼就在上班了

  朱江文是从茂名交流到阳江局工作的,他说这里空气好,食物美味,以后就在这里安家了,因此他在这里买了房子。但同事们都知道,他这个房子算是空置了,要去找朱局上哪找?90%都在办公室。特别是汛期,吃住都在办公室,偶尔下楼去鸳鸯湖边散步成了他奢侈的休闲时光。“我每天一睁开眼就在上班了”,朱江文经常边收起他的折叠床,边跟同事们这样说笑。

  有那么多事吗?事情真不少,朱江文心细,爱操心,加上应急这个岗位太特殊,他更加走不开了。2017年“天鸽”“帕卡”等台风接踵而来,市局气象台设立在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监测信息和数据的“后厂”,为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指挥发挥重要作用。这项工作也归朱江文管,预报、预警得盯着,随着应急响应级别的不断提升,市领导、市应急成员单位负责人也一个个到指挥中心查看灾情,进行决策部署,朱江文要随时汇报最新情况。80多岁的老父亲身体不大好,朱江文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回茂名老家看望父母了,实在是放心不下,赶紧回去看了一眼,吃了一顿饭连夜赶回应急指挥中心。可能在他心里,24小时恨不得掰开用。

  由于“大应急阳江模式”名声在外,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特别多,刚开始安排同事做了一个流程化的讲解,但是别人问得细,不管是从机构设立,编制协调,整合各单位离散的数据信息的接入,还是装修设计、风格色调的选择,没有人比朱江文更熟,只有他才问不倒!应急指挥中心就像是他亲手抚养的孩子,于是朱江文又多了一个“讲解员”的角色。

  朱江文并不止步于大应急的现有成绩和地位,2016年,在上级的指导下,他还提出要加强七个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阳江大应急体系,包括建设综合防灾救灾指挥平台无人机系统、优化升级阳江市应急指挥中心决策辅助系统V4.0、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平台、数字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亲历台风国民应急意识普及工程、三防决策指挥辅助系统(二期)、大应急体制机制创新平台等等……直至生命最后的时光,他的心思还扑在大应急上,还在为此不断思索,不断前行。

   他实在是太累了

  要问同事们朱局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工作上拼命三郎,生活上清心寡欲。

  朱江文个头不高,衣着普通,经常被领导批评太不讲究。可在工作上,他是一个非常敬业又十分拼命的人。忙起来,经常是几天几夜连轴转,睡不上一个好觉。预报科长小周深有感触:“朱局一干起活来,就停不下来。有天气过程时跟我们一起熬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我们让他回去休息,他总是不放心,实在太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每当发天气快报要叫他签名时,真不忍心叫醒他。他实在是太累了……工作上朱局非常严厉,一点小的差错他都不容许,经常劈头盖脸把我们批评的无地自容。可对大家的个人发展,他又是最上心的一个,经常追着我们多出文章多争取项目,早点把技术职称再上一个层次……”朱江文对业务尤其抓的紧,他来之后,阳江局参加预报技能竞赛,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生活上,他对自己可以说是“太随便了”。晚餐经常是在办公室用电磁炉煮一点从老家带来的番薯之类的粗粮随便吃吃就算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一般男人的爱好他都没有,好像他的世界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茂名老家并不远,双方的四个老人身体都不好,妻子负担不轻,但是朱江文却很少回去,他不爱家吗?儿子小朱说“爸爸手头的钱全交到妈妈手中,自己留很少的一点生活费。很放心妈妈能把家庭的一切料理好。我本来在上海有不错的工作,但是家里的负担太重了,我得回来。”也许对他而言,家是更能让他不断在工作上冲锋陷阵的强大支撑,而不是他享受温暖的窝吧。

  曾经有同事看到朱江文有段时间总是穿着一双木屐,趿拉趿拉,看起来不修边幅又没形象。直到朱江文离开人世,大家才从他妻子口中得知其中缘由,因为常年痛风,他的脚已严重变形,原本穿39码现在竟要穿43码,无奈之下才穿拖鞋。难怪在球场上的活跃运动健将现在只能当啦啦队员。朱江文去世后,她妻子去阳江的新购房子里收拾东西,既为丈夫的离去悲痛,又为现实生活中即将面临的困难担忧。家中的经济支柱倒了,面对生病的四个老人,面对大笔的房贷,她单薄的肩膀该如何支撑呢?连同事都说,真的想不到一个处级干部生活的境况是这样的。应急指挥中心吴副主任说:“老朱不仅是一位工作上的好搭档,而且是一个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他自己有什么困难从来不说,却经常想着要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对他关心不够啊!”堂堂七尺男儿,话到此处忍不住潸然泪下。应急指挥中心周主任说,“朱江文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我提出3万元以下的支出都由他决定就行。他说,不行不行,我的权限不能那么大,3000元以下由我决定就好了,超过这个额度还是得请示您。”他就是这样,即便生活遭遇那么多困难,在经济上他也没想过打一分钱的主意。

  2017年的国庆节前夕,气象预测天气平稳,没有大过程,朱江文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一个难得的假期了,国庆前他还在马不停蹄的准备自己的正研级高工职称的申报材料。谁曾想到,10月6日他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英年早逝,意外突如其来,让人无法接受。应急指挥中心的综合科长小张哽咽着说,“我记得特别清楚,放假前临走时,他特意来到我办公室门前,笑着向我挥手告别,很开心说我要回家了。”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得知噩耗,同事们悲痛不已,除了值班的人员,大家都自发的奔赴茂名,就连已经离职的同事也闻讯赶了过来,大伙儿都想送送这位好同事好战友最后一程,愿他一路走好。

  【后记】去阳江采访了曾经和朱江文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和同事,想象着朱江文平时工作拼命三郎的场景,心底如同冬日寒潮般凄凉又为之惋惜。他突发疾病住院期间,省局领导和同事去医院看望他,医生说因为他的痛风十分严重有些药用了会严重损伤他的肝肾,只能放弃使用。当医生掀开被角,一双变形到无法想象的双脚让他们震惊、揪心、自责! 20多年的严重痛风、家里困难从没有向组织、向领导和同事提起过半句。这就是朱江文,一个心系百姓、勇于担当、勤政务实、任劳任怨、严于律己的广东气象好干部。

  儿子小朱在回答笔者“对父亲,你有什么遗憾吗?”这个问题时,沉默了很久,他说,“我遵循父亲的教导,参加中大在职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了,还不错。2017年我评上了先进个人,这是我和他的约定,可爸爸却再也看不到了”。亲人的突然离去是一个家庭难以愈合的痛,唯有时间可以治愈。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来临前,谨以此文略尽缅怀追思之情。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