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凉山达布村 记者一晚被冻醒好几次

16.02.2018  08:41

  新华社广州2月15日电 四川凉山州是全国脱贫攻坚最艰巨的战场之一,安全住房问题是凉山州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2016年9月,广东佛山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从分散在深山到聚居到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安置点,从信息闭塞的孤岛到融入现代生活,从“住上新房子”到“过上好日子”……春节前夕,记者全程跟随体验一名脱贫户的易地搬迁之旅。

 

  拼版照片:上图为2月1日拍摄的达布村(无人机航拍),下图为2月2日拍摄的申果乡沙苦新村(无人机航拍)。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摄

 

  新村至老村80公里路 山连着山

  沙马金付是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易地搬迁移民,曾经的贫困户。春节前夕,他要回老家取优良土豆种子。记者跟着他回访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达布村老村,感受大凉山“力拔穷根”的坚定精神。

  达布村海拔2800米,从达布村老村到县城有80多公里,在没有雨雪的好路况下,坐班车至少也要5个小时。在易地搬迁前,村民很少出村,路途艰险,阻隔着他们和外界的联系。

  汽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远望,除了山,还是山。

  彝族司机吉力为石已有30年驾龄,开过10多年的大货车。他说,从达布村到县城票价80块钱,他跑这条线已经五六年,随着易地移民搬迁的进行,搬下山的村民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大阴山是沙马金付回老村要翻越的最高峰,道路险峻。绵延的大凉山曾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阻隔战乱,但如今也成为阻断现代信息和市场的致贫“堡垒”。沿路而上,精准扶贫的宣传牌显示着当地决战贫困、啃“硬骨头”的决心和信心。

  没有通车   的年代 出山要走七八个小时

  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颠簸,沙马金付终于赶到了老村所在的山脚下,他还要爬半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家。

  沙马金付说,别看现在的公路陡峭险峻,2002年前就连这条公路都没有。村民要到附近的普雄镇,只能走一条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山路,一般要走七八个小时,一大早出发,带一口袋燕麦炒面和一个木碗。饿了,就把燕麦炒面放在木碗里,就着山涧溪水充饥。趟过两条河,翻过三座山,才到普雄镇。

  “易地扶贫搬迁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布村村干部阿后都哈说,以前去县城的路很烂,一到雨季,经常是“前面绳子拉、锄头挖,后面人推了一把又一把”。2016年,道路开始硬化,2017年,部分道路已经实现了水泥化,去县城的道路越来越好走了。

  沙马金付说,易地搬迁后他已很少回老村,一是车费贵,二是路途险。

  风雪夜宿达布村 被冻醒多次

  申果乡达布村地处越西县东南部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

  在达布村老村,记者碰见一群彝族小朋友,灿烂的笑容,像大凉山上盛开的索玛花。记者为村里的孩子带来了一些玩具和用品,孩子们很是开心。

  到达老村,村民帮报道组找了一个没人住的空置房子,又帮着生了火塘,烧了热水。烤着柴火,黑烟滚滚,呛得眼泪直流。入夜,在已经搬迁下山的村民留下的旧房里,记者围着火塘和村民拉家常、话扶贫,直至凌晨1点。

  报道组在出发前自带了军被和方便面。当夜,在一处空置土屋打地铺。风急雪大,寒冷刺骨,一宿被冻醒好几次,裹紧被褥也挡不住零下11℃的严寒。

  凌晨醒来,发现屋顶残破的天窗正飘进雪来,屋内桶里的水也结了一层冰。凿冰取水,升火塘烧水,每人泡一碗方便面当早餐。

  新生活正在开启 脱贫人数逐年增加

  一早,沙马金付背起土豆种子离开老村,准备下山。

  临走时,一位老奶奶守候在村口,等着我们。她送给报道组一幅画,那是头天晚上,她的孙女吉足伍牛莫用记者送的彩笔连夜画的,送给帮助凉山扶贫的人们,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记者的眼睛顿时湿了,我们只是送了她一瓢水,他们却回报内心的全部海洋。

  告别老村,下山路上,记者遇到母子三人。9岁半的吉觉吉竹背着1岁半的弟弟,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在零下11℃的天气中冒雪前行。妈妈背着又大又重的竹篓,跟在吉觉吉竹身后。山下,去往新家的班车正等着他们一家。俯蹲、侧行、滑倒、起身,吉觉吉竹变换着各种姿势,生怕摔到弟弟。200米落差的山路,他们走了50分钟。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沙马金付终于回到了易地搬迁后的达布村新村。

  在新房里,沙马金付和妻子看着电视,他们所在的新村距离县城只有几公里。搬下山,他们再也不用住土坯房了。

  村干部介绍,达布村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共179户772人,大部分是贫困户。2014年脱贫8户26人,2015年脱贫21户107人,2016年脱贫47户224人。目前,像沙马金付一样的易地搬迁到达布新村的共有63户。

  2016年8月31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正式进驻凉山,至今共投入援建项目资金3.77亿元,援建安全住房2923户,惠及贫困群众12031人。

  新生活正在开启,他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记者刘大江 刘宏宇 田建川 王瑞平 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