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之通破看病难之痛?记者探广东医院破局关键点

05.06.2017  10:23
原标题:医联体之通破看病难之痛?记者深探破局关键点

  2017年,“医联体”是医改最热词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被视作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政策“春风”。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地方已经试点并建立了多种模式的医联体。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相关工作,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60%以上。

  在广东,医联体建设已被列入“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城市三级大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这符合广东医改“强基层”的主旋律。

  推进医联体建设,目的是为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破解群众看病之“”。那么,如今“百花齐放”的医联体,真正能够做到“益街坊”吗?如何解决“上转容易下转难”的普遍难题?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势必会影响三甲医院自身利益,他们真的愿意吗?

  多个难题待解,但未必不能破局。金羊网记者采访梳理广东城市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多种模式发现,好的医疗资源要下沉,先进的管理水平也要下到基层,同时,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培训和投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真正信任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这才是破题的关键。

  1,紧密型

  公立医院社康中心 合成一个法人单位

  好处 专家成功下沉社康

  在广东,医联体建设已有多种模式,首先是紧密型医联体,以深圳罗湖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城市医疗集团模式。这也是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点赞”的医改广东经验。

  2015年,深圳罗湖区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同年8月20日,罗湖将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35家社康中心整合成一个法人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罗湖医院集团。改革后,全面整合优化辖区医疗卫生资源,成立6个资源共享中心、6个行政管理中心,降低运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医疗集团内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将有社康工作经历作为医务人员职称、职务晋升条件,并强化财政政策引导,对下社康讲座、义诊、非社康专家坐诊、社康专家休息日坐诊进行补助,使专家下社康成为“分内事”。

  这一模式让病人更多留在基层。改革一年多后,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的医务人员增加35%,集团35家社康中心诊疗量同比增长94.6%,达到155万;在集团医院的诊疗量占比由48.53%下降至39.7%;集团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30%。

  2,松散型

  政府主导提供资金 三甲医院技术支持

  好处 患者转诊床位优先

  与紧密型医联体不同的是松散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今后将成主流。”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黄甫初说。他告诉记者,松散型医联体成员之间没有行政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和经济分配权,政府为医联体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大医院无需投入资金,但需要提供技术、人才、管理和会诊支持。

  5月16日,在越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导下,中山一院牵头与3家二甲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联体”,形成三级联动医疗网。今后,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能享受到中山一院名专家会诊、优先转诊住院等便利。

  和11年前,中山一院接管原东山区人民医院及越秀区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这一次,是在政府主导下牵头成立医联体。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肖海鹏表示,11年前的合作,医院发现“离了政府,我们管不了社区”。没有政府的主导和投入,医院负担太过沉重。如今,医院提供技术设备、师资、管理经验和理念支持,通过资源共享,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造血能力”,而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医院养社区”,一味“输血”。

  越秀区一家二甲医院副院长告诉记者,对于下级医院而言,以往由于大医院资源紧张,加上缺乏行政协调,要“上转”患者基本只能靠医生“刷脸”,通过与相熟的专家联系,把病人送到其他医院就诊。建立医联体以后,这样的转诊将会流程化、规范化,更加顺畅。

  那么,在这样的医联体内就医的患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便利呢?金羊网记者了解到,患者在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二级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可预约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临床诊断、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服务。

  对于需要转诊的疑难病症或危急重症患者,中山一院会开通“绿色通道”,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若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中山一院将病人转送下级医院,“下转”患者也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