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故事之十二: 朱旗画楫万龙竞 东莞龙舟第一景

19.06.2018  00:55

万江龙舟展览馆里陈列着各种与龙舟有关的实物和模型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沈汉炎)无论是“五月初一龙抬头,万江河上赛龙舟”的民谚,还是清代诗人罗瑞球“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的诗句,讲的都是东莞的龙舟盛景。而这持续一个月的传统盛事,都从每年五月初一在万江启动的“东莞龙舟第一景”拉开序幕,点燃最初最强烈的激情。

如今,经过数百年来的传承,曾经用于庆祝节日、维系村民之间、村落之间情感的龙舟景,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元,气质越来越时尚现代,不仅成为一种国际体育赛事,更成为全体东莞市民狂欢的文化嘉年华。

前世:东莞龙船最盛在万江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水面阔广,赛龙夺锦,自宋以来,沿袭至今。东莞的龙舟曾经热闹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从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八)的细致描述中可以窥见一斑:“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

屈大均还感慨说,“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从农历初一到三十),乡乡有之。”而东莞民俗学者张铁文则进一步表示:“广东龙船最盛在东莞,东莞龙船最盛在万江。”他认为,万江的龙舟竞赛和趁景习俗早在明末清初就成为了一种稳定的民间习俗,至今有270多年历史了。

那么,万江的盛况又是怎样的呢?清代东莞诗人罗瑞球有诗为证:“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深究其背后原因,大抵是一来万江比邻莞城,河涌交错,万江争流,人们原是水上居民,举步登舟,历来与船艇不离,自是舟龙之乡。二来每年的东莞龙舟景,都始于万江,且最为声势浩荡,因此万江的龙舟赛和趁景活动才有“东莞龙舟第一景”的美誉。

每年四月初八一过,万江各村就陆续召集扒龙船的壮汉,组织、筹款、安排龙舟月的一切活动。接着是“初一景,万家租;初二景,西塘尾;初三初四,大汾流涌尾,十三十四新村龙湾梓。”——这首在万江流传了几百年的龙舟谣,记录了古时候万江接连不断的龙舟赛的次序和盛况。

整个龙舟月活动中,趁景环节颇有意思:各村龙舟,必须到世好、世交、婚盟的村庄趁景,保持世代开创的友谊。设景的村寨门楼披红挂绿,舞龙舞狮,沿江两岸彩旗飘扬。现在还有彩船、造型表演。家家户户迎接客人。“趁景”的龙船汇集,来往穿梭,自由划行。互相致意,鸣炮相贺。

竞渡环节则激动人心,尤其改革开放前,每景都有数十龙船参加。真正有实力的才参加比赛,约十多条龙船。“东莞龙舟第一景”之后,东莞各镇村互让互利,定出自己的龙舟景日子。万江各村亦多举办龙舟竞渡,直至五月底。其他水乡各地的龙舟竞渡,原多绕道而经万江金鳌洲塔,以便莞城人们观看。每年龙舟竞渡,莞城万人空巷,到万江河岸观看竞渡。当时端午节龙舟比赛常达四五个小时,观赏人数多达十万人,是一年之中最具活力的传统节日。

今生:打造“东莞龙舟第一景”文化品牌

龙舟景”分两种,一种是纯竞技性的“扒标”,亦即“斗龙舟”;一种是纯观赏性的“游龙趁景”。历来是联系各村的纽带。改革开放后,还曾是东莞与港澳商人的直接招商有力“助攻手”,为东莞经济腾飞作出巨大的作用。

如今的龙舟景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和非遗项目,龙舟竞赛更是一种体育赛事,每年龙舟月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和现代性,俨然成为全体东莞市民狂欢的文化嘉年华。

当你走进位于万江的龙舟展览馆里,这里陈列着一切跟龙舟有关的实物和模型,摆满了各种龙舟比赛的奖牌奖杯,述说着东莞龙舟的前世传奇和今生荣誉,以及延续千百年的龙舟文化与龙舟精神。

比如,1984年国家体委把龙舟赛定为体育比赛项目并开始走向世界,东莞龙舟代表队以超强的实力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冠军。1984年,在香港生力杯国际龙舟赛夺得冠军;1998年,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地邀请赛,夺得五个冠军;1999年,女子龙舟队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世界龙舟锦标赛,囊括三项冠军;2000年起沙田、中堂先后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

如果你长期生活在东莞,你还会发现,龙舟月已成为东莞一大特色,“团结拼搏,奋勇争先”被喻为东莞精神。政府举办龙舟节中,招商引资搭台唱戏的味道越来越淡,纯粹为市民办节,“狂欢嘉年华”的味道越来越浓。

尤其是随着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力度加大,水乡各镇街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节庆,也把“龙舟景”当成节庆活动的重头戏。以万江为例,该街道自2001年万江举办了第一届龙舟文化节,首次提出要打造“东莞龙舟第一景”文化品牌以来,一年比一年重视万江龙舟文化节,每年都精心策划。万江龙舟赛和龙舟趁景,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名气越来越大,“东莞龙舟第一景”已成为万江的一个靓丽的文化名片。

参考资料:非遗项目“东莞龙舟月”申报资料(万江文化服务中心提供)、《“”在中堂 “”在万江》东莞日报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