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南澳大桥今日通车点亮“海丝明珠”

01.01.2015  17:36

  “牵莱芜,接山尾,南澳成商埠。”汕头民间这句老话,承载着南澳人多年的期盼。如今,随着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海面上的南澳大桥的通车,承载着省委、省政府高度厚爱关怀,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南澳人多年的筑桥之梦终于成为现实。

  南澳地处闽、粤海上交界,长期的交通不便制约着海岛的发展。随着南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形成了南澳与汕头、潮州1小时以内交通圈,大大提高了南澳与内地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时效,与潮汕地区各城市间的联系将更趋紧密。独特地理、人文优势使南澳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从过去远离中心城市的“孤岛经济区”一下子变成“海丝前沿区”,这将有利于南澳集聚岛内外各种资源和发展要素,再次成为一方热土。

  天生丽质南澳岛  “广东最美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由南澳岛及周边32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44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现辖3镇2管委,总人口7.48万人。地理位置显要,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历来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

  南澳生态环境优美,海岛资源丰富。海洋水产、滨海旅游和风力、港湾等资源尤为突出。近海海域有鱼、虾、贝、藻类1300多个品种,水深10米以内的海域165.7平方公里,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旅游资源具有海、史、山、庙立体交叉的特色,“阳光、沙滩、海水”更是现代旅游开发的天然条件,可供旅游开发的海滩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是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此外,还有有“南中国海上天然植物园”美称的黄花山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有“国际候鸟天堂”美称的乌屿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75.9%和76.7%。南澳地处台湾海峡的喇叭口,是世界风况最佳的地方之一,风力资源极其丰富。海岸线长达77公里,岸线系数居广东省之首,拥有大小港湾66处,可辟为良港的有7处,其中,烟墩湾、长山尾等具备辟建万吨级深水码头区的条件。

  近年来,南澳立足资源特点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型海洋经济区,形成了滨海旅游、生态养殖、风电工业和对台经贸的特色产业。荣获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景区”“广东省最美丽的岛屿”等称号。2010年被批准为“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县”,2013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4年被国家批准为“青澳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南澳未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加快步伐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海岛

  近年来,南澳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振兴发展的决定》的部署,以南澳大桥建成通车为总抓手,积极融入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展战略,抓住汕头市建设海湾新区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大好契机,围绕建设“生态型海洋经济强县”“国际知名旅游海岛”和“美丽幸福南澳”的目标,统筹发展资源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推动南澳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在积极融入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和汕头市“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平台上,南澳县实现对台、生态、旅游、海洋四大主攻方向取得新突破。经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准设立了“南澳总兵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于2014年8月26日正式挂牌;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项目已上报省政府,对台综合服务基地、海鲜一条街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成了我国大陆首座海岛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及北回归线广场。青澳湾国家级海洋公园2014年3月份获国家海洋局批准,正在加紧编制规划。云澳渔乡风情小镇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做开工前准备。组团参加了“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2014年国际(广东)旅游博览会”等推广活动,“南澳游”的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13年该县筹措资金2.4亿元,2014年投入4.7亿元,办好一大批民生实事项目,着力于“幸福南澳”建设,统筹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全生产等方面,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让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的保障网。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完善治安防控网络,新增高清视频监控点84个,实现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环岛公路全覆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推进“平安南澳”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海丝明珠

  未来的南澳,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对台贸易、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构建东南亚地区的高端海洋体验旅游度假中心、著名的亚热带休闲旅游岛、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海丝明珠”、生态型经济强县。

  随着南澳大桥的建成,南澳独特海洋海岛韵味更加明显,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构筑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南澳发展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契机。南澳将以彰显海岛风土人情为特色,突出体现鲜明的“海风潮韵、休闲之都”、“海上丝路、美丽汕头”特色,依托“南澳I号”古沉船等重要涉海文物,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海岛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修复宋井景区、深澳古镇旧城墙等历史文化景点,推动海岛历史人文景观游。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作为战略伙伴,谋划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大型综艺游乐项目,打造我国东南沿海独一无二穿越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体验之旅,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商务会展度假酒店、海岛特色旅游项目、邮轮游艇项目、渔乡风情小镇等,规划、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公共休闲沙滩、休闲海滨步道、游客购物中心、环岛观光带、环岛公共交通、停车场、加油站等,全面提升南澳海岛旅游区的档次,努力将南澳岛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度假、商务、会展为一体的高端休闲旅游岛,成为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

  南澳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激活南澳的港口岸线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和历史文物资源,有利于增进两岸合作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汕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建设及南澳县经济社会发展。南澳岛与台湾岛两地关系源远流长,文化、语言、民俗、民情一脉相通,“南澳总兵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凸现,将带动南澳的旅游、海洋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粤东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坚实支点,辐射到东海、南海和台湾地区,使之步入发展快车道,促进汕头发展新跨越。

  相关

  大会战构筑立体交通新格局

  2013年初,汕头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大意义,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作为特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区域交通航运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交通建设大会战。随着一批在建项目建成、一批重点项目启动、一批规划项目全面提速,汕头交通建设掀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将近两年的奋战,汕头交通大会战捷报频传、亮点纷呈。符合汕头“大特区”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据统计,近年来汕头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5亿元,增长28.2%,2014年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26.95亿元,增长34.3%,增幅在全省排名前列。其中,交通大会战项目共36个,总投资约585亿元。预计2014年完成年度投资36亿元,比增12.5%,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

  在汕头交通大会战中,高速公路建设是主战场。目前,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已建成通车,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汕昆、沈海互联互通,形成通往潮汕机场和厦深铁路潮汕站的快速通道,加强汕头与梅州等地的联系,扩大汕头港的经济腹地。潮惠高速公路汕头段征地拆迁已全部完成,进入全面施工阶段,2014年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7%,至年底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占总计划的30%。揭惠高速公路汕头段,至2014年11月完成拆迁80%,2014年底基本完成拆迁工作,进入全面施工阶段,2014年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5%,至2014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占总计划的31%。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利用旱季施工黄金期全面加快清表、路基、桥隧基础工程施工建设。汕湛高速加快推进控制性工程建设。

  干线公路方面,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海湾隧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初步设计已完成。国省道建设有序开展,今年新开工国省道29.7公里,包括国道206线大学路二期工程5.1公里、国道324线莲阳至盐鸿段18公里、省道234线水毁路段6.7公里路面修复工程等。国道324线潮阳及潮南路段路面大修工程、国道324线峡山路段改线和省道凤湾线、司神线、广葵线、和惠路等4条省道建设加快推进。南澳环岛公路64.9公里路面改造工程、金凤路桥跨潮汕路至大学路高架桥项目1.69公里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

  铁路方面,广梅汕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汕头段)已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征拆总包干协议的签订工作,转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汕头疏港铁路项目的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成立联合筹备组全力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汕头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已完成初步规划成果。

  港口方面,投资总额16.28亿元的防波堤工程正加紧建设;海门港区煤炭中转基地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将新增通过能力2200万吨;华能汕头电厂重件码头改造工程争取今年完成,将新增通过能力18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