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以基层党建为“钥匙”解乡村振兴难题

08.04.2018  11:53

南雄市古市镇通过农业综合改革,让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打造白莲种植基地。图为农民在忙着种植白莲。曹嫒嫒  摄

革命老区韶关南雄市珠玑镇角湾村的贫困户邹远平,早在1987年就开始养蜂,多年来受制于销路,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如今,通过村里搭建起的电商平台,“蜂蜜从小山村卖到了全国,每斤卖到50元”。

邹远平深刻感受到,近几年“有人关心村里,关心贫困村民了”,村里沉疴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被逐一解决——摇摇欲坠的泥砖房被拆了;废弃猪舍牛栏被拆了;杂乱的村道被清理干净了;村里盛开起一片油菜花,城里的游客来了……

常与邹远平接触的人,有村支书郭文良和驻村第一书记周潮军。邹远平家蜜蜂的养殖、产蜜、销售等情况,村里都掌握得十分清楚。“村一级党建工作抓好了,村干部责任心上来了,扶贫工作就好做了一大半!”周潮军感慨。

与其他地区一样,农村问题成为南雄在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题。乡村振兴的工作千头万绪,南雄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经过广泛调研,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推进“三个下沉、两个整合、一个培育”(公共服务下沉、村民自治下沉、党的建设下沉,涉农资金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整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的基层治理,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加速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把脉“新矛盾

发展不平衡重点在农村

农村问题关键在基层组织

走进珠玑镇角湾村,这一沐浴在春光里的红色革命老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绿草茵茵,一处一景,随处可见的油菜花田如油画一般,将村庄点缀一新,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村支书郭文良是2008年开始到村里任职的。他告诉记者,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遍地破旧废弃的土砖瓦房、泥土路杂草丛生的地方,村里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只有老人和小孩。

在粤东西北山区,像角湾村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南雄是广东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区域,该市共有68个省定贫困村。2016年,南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比全省低18.8个百分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意味着,要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经济振兴,还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面振兴。

然而,要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南雄仍面临诸多困境。

产业方面,南雄虽然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农业发展,但传统烟叶种植规模不断压缩,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土地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产业;

扶贫方面,南雄是全省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省定贫困村在韶关市范围内数量最多,富民产业少,脱贫任务艰巨;

同时,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基层党员大量老龄化,引领乡村发展的人才匮乏;

……

如何解决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早日在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从何而来?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南雄面前。

农村系列问题的背后,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凸显。“这么多问题,谁来管?谁来理?如果没有一支坚强的基层党支部,就没有人来牵头解决这些难题。”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对农村问题有深入思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南雄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定在基层党建上。

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南雄实施以“三个下沉、两个整合、一个培育”为重点的基层治理,破解乡村振兴难题。“解决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力争早日在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早日让苏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王碧安表示。

南雄市珠玑镇角湾村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变身美丽乡村。汤凯锋  摄

瞄准”突破口

党群理事会下沉  凝聚发展新动力

乡村振兴已成为时代共识,但面对老问题积存已久、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的乡村,乡村振兴如何着手,成为不少地区的困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找准症结,方可对症下药。

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王碧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南雄把基层党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须清楚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

为此,南雄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意见》,推动党组织设置向自然村一级延伸,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关键要选好村委干部,干部没选好,党的政策就难以落到实处。”一位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为了选出好的村干部,南雄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要求各乡镇深入群众,摸清老百姓打心底支持的人选,加强引导,使得选出来的村两委班子有责任心、有担当。“我们严防进来想捞一把的人,严防进来了就领一份工资过日子的人。”该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村干部选出来后,统一接受培训,由纪委办案人员、审计人员、优秀镇党委书记等授课。“课程都是务实的,很管用。”一位村干部坦言,接受培训后“很震撼”。

同时,南雄积极引导每个自然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党群理事会。党群理事会在凝聚民心、加强与乡贤的沟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不是有理事会协调,很多危房就拆不了,土地没办法整合,很多项目难以推进。”南雄澜河镇葛坪村支书朱龙说。

朱龙说,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猪圈、茅草房等,但因年久失修,很多都用不了,要建设美丽乡村,就要拆除废旧的猪栏、危房,有了理事会,农村工作就顺利多了,“理事会成员主要从德高望重、热心的村民或乡贤中选举产生,他们有威望,能凝聚村民的力量”。

一次沟通不了,就两次、三次,反反复复。除了向村民解释沟通,理事会成员还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拆除危旧房、筹措资金等方面处处带头。“党员首先把自家危房拆了,在其带动下,群众也积极参与。”朱龙说。

道路硬底化、空心村改造、快递下乡、搭建标准垃圾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党群理事会的努力下,一个个新项目得以落地,农村软硬件环境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扶贫产业发展等工作有序进行。

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南雄深化“镇选村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基层党组织力量。

镇选,就是镇里挂点的干部,要在下乡中发现农村优秀的人才,值得培养的人才。村培,就是村一级党组织要培养发展新党员,引导有能力的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王碧安说。

在考核机制上,南雄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考核评议工作,考核排名末两位且得分低于80分的镇(街)党(工)委书记和机关单位党组织书记,要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作说明,并列为薄弱党委(党组)进行整顿,党建工作责任和压力有效传导到基层。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不断凸显。

据统计,南雄68个省定贫困村中有46个符合条件的成立了党总支,全市1742个自然村中有697个成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省定贫困村有531个自然村成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

基层组织的完善,让越来越多的农村问题得到解决。目前,南雄市1742个自然村中,有1404个自然村已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危旧弃房面积达147万平方米。其中,省定贫困村的634个自然村全面实现四个“100%”,即100%编制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00%开展“三清三拆”、100%完成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建设县域全覆盖、100%成立党群理事会。

农综改”加速

激活生产经营要素  支撑乡村产业发展

基层党建做得好,发展就有了支撑。”王碧安认为,搞好基层党建,带动有效治理,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才能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

党建引领的最终目的,是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任务目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连日来,南雄澜河镇葛坪村100多亩育苗基地里,葛坪中草药种植经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优质仙草育苗。

去年我家种了11亩仙草,一年下来纯收入有2.7万元左右,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葛坪村仙草种植户邓群红说。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葛坪村帮扶人员张晨介绍,2017年,澜河镇共种植约518亩优质仙草,给49户贫困户带来了人均1.6万元左右的年收入。2018年,澜河镇新增仙草种植面积近500亩。

朱龙说,以往每家每户“靠山吃山”,除了种植水稻,就上山砍毛竹。后来在村里的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里开始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在南雄其他地区,同样的故事也在发生。

在全安镇王亭石村,村党支部年轻党员、党员致富能手和入党积极分子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每名党员志愿结对联系5至10户家庭,提供多方位帮扶;

在湖口镇,通过流转1500余亩抛荒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瓶颈被打破,丹参、牛大力、何首乌等中草药得到规模化、现代化种植;

在距珠玑镇3.5公里的古田村,1400余亩旱地打破田垄界限,被集中改造成水田,村民以土地入股,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

农村综合改革加速推进。南雄农业正朝着特色、品牌、规模、现代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通过推动直补到农户的涉农资金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合,在村民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南雄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租赁等模式,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解决土地碎片化、小农经济等问题。

据统计,2016年,南雄市通过互换并地、有偿流转、入股经营等形式,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2万亩。

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南雄为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打下良好基础,农村生产要素得到激活,碎片化的土地经营权得到整合,为资本、人才等发展要素下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王碧安说。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曹嫒嫒  汤凯锋  毕式明  通讯员  张卿雄  发自南雄

策划:姚燕永  统筹:孙国英  练学华  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