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单位首次发出广州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倡议

18.06.2018  16:11

大洋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下的广州老城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在这闹市背后阡陌纵横的老宅之中,却沉睡着很多挂牌的建筑遗产,这些建筑内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更保留着一个城市古往今来的全部记忆。然而,许多建筑遗产挂牌之后依然在“沉睡”,它们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有效活化而长年处于空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近日,在广州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创新论坛上,包括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在内的8家单位,首次发出了关于广州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倡议,让民间资本介入、社会组织专业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其中,创新多样方式,形成合力,唤醒“沉睡”中的建筑遗产。

广州闲置文物繁多 各界倡议共同保护

走上十六甫路不到五米宽的麻石路,两旁的民宅大多是两到三层上了年纪的老楼。向东不到一百米,一栋风格迥乎不同的大型建筑赫然于眼前,这就是荔湾区宝华路十六甫路16号的傅老榕故居,广州市荔湾区文保单位之一,虽然早已破败得甚至失去了天花板,但就其“骨架”还能看得出当年残存的“风采”。

记者看到,目前傅老榕故居外围墙壁,已经全部用钢管进行了加固,并用小红旗围起来,贴上了“危险房屋”的标识。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消毒站的人每个月会进入内部,进行3—4次的消毒、杀虫工作以外,房屋基本处于长年无人看管的闲置状态。

据了解,在广州市这样挂牌却闲置的建筑遗产还有很多,芳村造船厂疗养院博捷故居、荔枝湾涌陈廉伯故居,以及西关宝源路、恩宁路一带等,有的建筑本身年久失修,虫害、霉烂严重,产权不清的建筑交由其他机构代管却长年无人看管,闲置关门和低端使用的文物历史建筑非常集中。

近日,在广州遗产保护利用创新论坛上,针对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不足、部分建筑遗产长期闲置、使用传承困难等问题,3家企业、3个社会组织以及2所高校,共8家单位,首次向社会发出关于建筑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倡议,呼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起来,全社会多渠道参与,同时在政策制度上进行创新,建立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评审机制,确保建筑遗产在修缮和使用中保护。

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朱秋利告诉记者,这是企业、社会组织、高校首次联合倡议,“企业从民间资本的角度介入,社会组织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在建筑、研究、装饰设计、文化创意等方面发力,而高校又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军——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希望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广州市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鼓励学生参与 建筑遗产保护将走进广州校园 

记者注意到,此次倡议中高校的加入引人注目。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透露,接下来,历史文物保护的系列活动还将走进广州市的中小学校园,希望学生们利用接下来的暑假,在社会实践中与历史建筑发生“对话”。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告诉记者,高校本身就有责任对这样的课题进行研究,把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下来。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建立文化自信。

朱雪梅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历史街区,了解更多传统建筑背后的故事,从而产生兴趣,加深对历史建筑的理解,与看似沉睡的历史建筑产生‘有温度’的对话。还可以通过‘文物径’的形式,将整个历史街区的典故、事件、名人、商贸等多方面串联起来,当你了解了这些历史建筑之后,慢慢的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建立起‘文化自信’,从而爱惜它,传播保护的理念。

国家非遗传承人、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邵成村认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技术上的修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中认同。“我们喜爱一幢历史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它外表的一种古典美,同时还有先人在建造时运用的科学与智慧。比如我们的岭南建筑是‘会呼吸’的,吸水吸潮的工艺让它形成了内部循环、自我净化,因而冬暖夏凉,这些科学与技术都是值得后人追寻的。人们对文物的尊重与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希望更多人不单单只是发现历史建筑的‘外在美’,更加能够理解并认同它们内在的价值,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与利用。”邵成村说。

广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