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16.01.2019  17:31

新时代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1月15-16日,学校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努力建设一流本科”为主题,总结分析我校近年来本科教育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本科教育的工作任务。

      1月15日上午,会议在丁颖礼堂召开,校党委书记李大胜、校长刘雅红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陈少雄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报告,副校长廖明主持会议并作本科教学工作报告;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分别作交流发言。

李大胜书记讲话

      李大胜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凝聚智慧、形成合力,确定今后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李大胜指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成为高校之间竞争发展的主战场。他就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强调了三点意见:

      第一,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强调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中央明确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发展实际,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高扬起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本科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仍在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三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深化认识,努力推动解决。要确保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时代同频共振并落到实处;着力解决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资源投入不到位的主要矛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要适应新的评价指标,更好地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

      第二,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布好局、起好步。 就如何推进落实本科教育重点任务,李大胜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 高水平大学建设要争创一流本科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重点建设的学科必须反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专业;体制机制改革方案也应围绕这一思路和要求,把落实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任务贯穿到各领域工作中去。 二是 学校各项工作要主动服务于“四个回归”。学校各项工作的目标都要主动聚焦人才培养,“四个回归”要整体谋划、融合推进,尤其是“回归常识”和“回归本分”,即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 三是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革命要强化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推进;对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紧盯紧跟、全力参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要进一步抓紧抓实;工科、文科、基础学科教育要注重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是 要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我校作为全国25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要通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全体教职工职责规范之中;重点完善“三全育人”的领导体制和统筹协调落实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保障力度,健全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标准和指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第三,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建成高水平本科教育。 一是 全校上下要主动顺应高等学校越来越突出人才培养的新常态,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本科教育。 二是 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思路举措变成具体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 要大力营造齐心协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良好氛围。

      李大胜还就落实意识形态责任、遵守意识形态纪律、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作了强调。他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责任,教育引导教职工和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每一位教师、干部都要守好意识形态纪律底线,切实履行责任、遵守纪律。

刘雅红校长讲话

        刘雅红就进一步做好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一是 要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 要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的复杂性。要进一步加强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做好改革设计、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突出本科人才培养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中心地位;要进一步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稳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好人民满意大学要求的达成度、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需要的适应度、与学校特色发展理念的契合度。 三是 要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要戒除浮躁,紧紧抓住提高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功、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第二,转变风气,积极营造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 一是 要转变不良学风。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营造一心向学的良好学风。 二是 要建立高尚的师风。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三是 要树立务实的作风。各单位要全面梳理本单位在育人方面的业务流程和制度规范,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三全育人”的新形势、新要求,规范服务、主动作为,以一流管理服务一流人才培养。

      第三,深化协同,努力汇集优质高效的办学资源。 一是 要加强教学与科研接轨。重点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工作,完善科研创新支撑和反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完善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奖励机制,实行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 要加强教学与产业接轨。要依托学校产学研合作的优势,顺应服务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三是 加强教学与国际接轨。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建国际科教合作平台,进一步丰富师生国际交流的渠道,扩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增强华农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质量为先的育人手段。一是 要重视个性化培养方式的改革。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方向、多路径的成长成才空间,进一步推进双学位、辅修制度改革,推进学分制改革,探索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 二是 要重视信息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要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引导教师活用信息技术提高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加快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教育云平台,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 三是 要重视标准化专业评估的开展。要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革的理念,建立基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新工科、新农科等专业特色品牌,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本科专业布局。

陈少雄副书记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报告

      陈少雄在会上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专题工作报告。近两年,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保安全、育良才、树模范、创卓越、立品牌”为目标,以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为主线,以实施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双提升”工程和打造“1+4+N”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化平台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同时,仍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学工队伍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面临挑战。他提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更有合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更有张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更有效力。

廖明副校长主持会议并作本科教学工作报告

      廖明在会上作《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专题工作报告。他总结了学校在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教学质量、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绩,分析了对本科教育中心地位认识不到位、保障的制度体系不健全、本科教学资源不足、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将从创新本科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精品项目培育计划,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新机制,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快一流本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个学院在会上进行汇报交流

 

分组讨论会场

   

小组汇报

      1月15日下午,各学院、各单位围绕校领导讲话以及学校拟出台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展分组讨论,并于1月16日上午对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

      校党政领导,全校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员,各机关部处、教辅单位正职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系(教研室)主任、专业主任、教学秘书、教师代表、全体教务员、全体辅导员,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等单位正科级实职干部参会。(文/陈芃辰 图/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