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走进“历史现场”参与记录城市的变迁

15.08.2022  11:01

广州是一座古城,一座“层层叠加”而成的古城。

岭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书院遗址莲花书院复建效果图。

因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建城以来中心城址几乎未曾变动的大城市,今天广州人的生活,可说是建立在一代代古人的“生活现场”之中。无论城市的面容怎样变化,与古人共处同一“空间”的客观事实,让一次次的城市更新总带着点历史的回响,也免不了存留一些之前的味道。随着各种各样的建设或者改造,以及人们视野的转换,不时有年代不同的历史遗迹从地下“”出来,或者从之前人们不曾注意到的角落里被重新“发现”。而广州人的生活也因这文化的厚度显得格外韵味悠长。

中山六路RJ-6/7地块的宋代磉墩分布图,东西走向的可能是一座主体建筑,南北走向的或是廊式建筑。

让市民走进“历史现场

亲手翻阅“城市之书

越秀区解放中路以东、惠福西路以南、大德路以北,是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的所在。这一区域在唐代以前地处广州城西南,宋代纳入广州西城内。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在800平方米范围发现晚唐、五代南汉、宋元明清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厚达6米多的文化层堆积出土各类文物近3000件套,其中多件木履是广州城市考古的重要新发现。生活器类有陶或青釉罐、执壶、碗、烛台、杯、器盖、算珠、木屐、盘以及石器、铜铁器等,可能来自广东本地的水车窑、曾边窑、封州窑等窑口,也有来自岭北的长沙窑、邢窑、越窑等著名窑口,令人想见当年此地日常生活的精彩。

在广州老城区的核心地带进行的此次发掘令许多市民百姓大感兴趣。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游客在工地附近的天桥驻足观看考古发掘工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顺势邀请青少年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到工地现场参观体验。

2020年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中山六路RJ-6/7地块的考古发现。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发现唐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层,清理汉代至民国时期遗迹432处,52个磉墩显示这里可能曾是一座宋代的庙宇。出土文物见证了广州与海外的交流往来,也印证着此处在千年之前的商贸繁华。这是一处壮观的遗址,穿行在现场高低错落的不同地层和遗迹之间,看到古老的大型建筑基址从身边掠过,历史感扑面而来。

你可能想不到,今天的广州城市中心,还能发现先秦时期的遗址。

广东广雅中学莲韬馆复建工程项目汉至清代墓群中,十分罕见的宋代砖室墓M8。

2020年,配合广东广雅中学莲韬馆复建工程建设而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古代文化遗存188处(其中墓葬125座),出土各类文物470余件/套。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41座战国墓葬。这是迄今考古发现距离广州古城最近、分布最集中的先秦时期遗存,为探索广州建城以前珠江北岸、越秀山附近的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广州建城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分别出土于不同墓葬的4件青铜甬钟也是广州考古第一次发现。

广雅中学本身就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接受了7批近400名师生到工地参观研学,把火热的考古工地变成了生动的历史课堂。

越秀区犀牛北街97号居民楼加装电梯时,意外发现了古墓,考古队员在地下挖,居民站在楼梯和走廊上看。

2019年12月9日,广州市越秀区犀牛北街97号居民楼在加装电梯时,意外发现了疑似汉代古墓。“施工队往下挖电梯井的时候,才不到1米多的深度就发现了有陶器的出现”,时任犀牛北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月娥说。2019年12月11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到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

虽然发掘面积不到10平方米,抢救发掘时间短短6天,但却成为当时当地的一景。考古队员在地下挖,居民站在楼梯和走廊上看。在居民楼包围下、众人观看中开展的考古工作更是别开生面。

原址保留展示“历史地点” 

多种方法留下城市的年轮

虽然1983年象岗山的南越王墓发掘时间更早,但让广州考古真正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应该要算2001年搬迁广州儿童公园来为南越国宫署遗址的科学发掘和保护展示腾出空间的那一次。儿童公园于1958年开放,是几代广州人的童年记忆。在它搬迁前后,广州掀起一股怀念热潮,许多人专程赶来拍照留念。2001年儿童节进场数万人次,而当年12月15日、闭园前的最后一天,入园人数也是比平时增加了三四倍。从那开始,占据了原儿童公园位置的这处大遗址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广州某创新中心项目用地,位于黄埔区黄埔街道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内,广河高速以北、创新大道以东(右图为其效果图)。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考古工作人员完成考古调查面积37万平方米,勘探面积11万平方米(左图为考古工作照),发掘南朝至初唐时期砖室墓3座,出土陶瓷文物30件/套。广州市民生活、工作的地方都可能留有千百年前古人的印记。

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以及目前全世界考古发现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构水闸遗址——2000年发掘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都进行了原址保护和展示。类似的做法还用在2002年发掘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1996年、1998年发掘明代西门瓮城遗址,2004年发掘大通烟雨遗址,2005年-2006年发掘南海神庙明清码头遗址、2003年-2004年发掘南汉二陵等重要遗址上。而广州最新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南石头监狱遗址也计划采用这种做法。

在原址保留和展示的这些古代遗迹并非都是规模巨大。如广州动物园犀牛馆旁边原址保护展示的古代墓葬遗迹。

如果说这些项目已经成为新的广州城市文化景观,那么还有一些重要的遗迹也在等待未来重放光彩的机会。

东濠涌遗址,越秀北路宋代城墙角台基址。上层为宋代角台,下层为五代南汉时期城墙砖墙。

2002年,在越秀北路路面以下、东濠涌截污工程施工区域发掘出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城墙遗址,由于越秀北路是市区南北向交通主干道,将遗址露明展示的条件暂时不具备。在各方积极协调努力下,截污工程调整原设计方案,绕过城墙遗址的主体,使遗址免于受到破坏。专家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保护技术和展示条件成熟时进行进一步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展示。

考古专家表示,在配合城市建设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中,大量的普通房址、灰坑、水井、墓葬等遗迹,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规模不大,且受后期人类活动破坏,保存得不完整,实施原址保护的必要性不明显,展示的可视性也一般,通常会在做好资料记录并对出土的可移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后将考古工地交付建设施工。而在这些地块上建起来的全新建筑,也就构成了广州城市新的面孔。

近年,广州越来越多地采取在建设工程附近设置标志牌,记录此处旧日时光的做法。比如恒福路银行疗养院工地考古发掘汉唐墓葬40余座,发掘结束后建设单位主动提出在大院围墙外立碑记录考古情况,向公众宣传。2002年在大塘街百岁坊商住楼建设工地发掘唐宋时期的文溪河堤遗址后,也在大厦底部设置了说明牌。

让市民走进考古

参与记录城市的变迁

当我们在(南石头监狱遗址)现场发现了镇南炮台,现在残存一米多的灰砂围墙,以及南石头监狱遗址‘井’字形的监房,牢房基址最小的4.25平方米,最大的十点几平方米,我个人突然感觉跨越了时空,历史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变得鲜活而生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说,“希望考古工作能够走进更广泛的公众视野,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关心、支持甚至是参与。我们也希望考古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人民大众,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沙路炮台位于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北与黄埔长洲岛隔江相望。其系统完备、设施齐全。炮虽皆佚,但炮池、掩体以及部分建筑被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左上图为马腰岗3号炮台,左下图为沙路炮台遗址公园远景规划效果图。在规划中,设有考古体验区、科普馆、主题展区、游戏体验区、儿童娱乐区、野战拓展区等,尝试将考古体验和市民的学习、休闲、拓展等活动融合在一起。

一开始我们认为考古就是挖宝,但老师说考古其实要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或历史实物资料,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哇,这与我印象中的考古不太一样,我一直以为只要把文物挖出来就好了,没想到那么复杂困难!”这是南汉二陵博物馆推出的特色品牌活动“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少年考古学家)”的营员何佳乐、黄心然在活动第一天写下的“初体验”。接着,他们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参观展览、听讲座、走文物径、给南明铁炮脱盐、进行“文物DIY”。两天活动下来,两位少年大呼过瘾。

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少年考古学家)”中“为南明铁炮脱盐”的实践。

何佳乐、黄心然参与处理的南明铁炮,是摆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中的一件“网红”文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吕良波介绍,2019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一大道翻修排水管时发现了它。当时它表面锈蚀严重,纹饰模糊不清。铁炮出土后随即送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保护实验室开展保护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除锈后,铁炮表面的纹饰和文字全部揭露出来,“对于铁炮的保护,重点和难点就是脱盐。我们综合考虑了铁炮的体量等相关因素,采取了纸浆脱盐的办法。能否引入社会力量,让公众参与到铁炮的保护中?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与展陈宣教部多次交流探讨,决定推出‘为南明铁炮脱盐’的活动。

康陵,地处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康陵路,依大香山山势营建,坐北朝南,是南汉高祖刘岩(龑)的陵墓,是国内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唯一有陵园规制的皇陵。其营建形式独特、布局完整,为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左图为康陵考古发掘结束后,搭建了临时保护大棚。右图为其上盖工程效果图。未来开放后,这里又将成为市民求知、休闲的好去处。

为南明铁炮脱盐”公众考古活动共举办十次,历时两年,公众助力使铁炮脱盐保护顺利完成。“铁炮脱盐后需进行缓蚀和封护。承接脱盐,我们又推出‘为南明铁炮缓蚀保护’活动。缓蚀体验环节包括清除脱盐纸浆,蒸汽清洗机清除碎纸屑,最后涂刷缓蚀剂。通过活动,让公众了解南明历史和铁器保护的技术,近距离体验文物保护工作,也推动了铁炮保护的进程。

今年5月,馆方召集了有关这门铁炮的“可能是最后一次公众考古活动”。吕良波亲自指导大家给铁炮“穿衣服”,也就是封护处理。封护指的是在金属表面涂上封护剂以隔绝外界环境的水分、氧气和其他有害成分,就是给铁炮穿上“防护服”。

此外,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1月17日期间举办的“州城外 珠江边——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考古成果展”中展出了那批珍贵的晚唐五代时期木履,馆方也招募了6名文物爱好者协助更换浸泡水溶液,体会了一把修复木质文物的独特体验。

易西兵说:“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在1950年说过一句话:要让考古成为人民的事业。我想,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考古回归这个语境,真正让人民享受、参与并且作为全民事业发展。

系列策划:陈伟胜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资料图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