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心语】承传统 扬师德——一个思政教师的思考

27.09.2018  19:53
      2017年9月10日,第33个教师节悄然而至,这是我从教以来过的第四个教师节。当天是星期天,我的QQ、微信里充满了学生与亲朋好友的节日问候。简单的一句“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您辛苦了”,如微风拂过湖面,没有让自己平静的心激起太多涟漪,却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立德树人”的讲话,这不禁让自己陷入了深思: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应该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学了七年的历史,专业直觉告诉我,可以从中国的传统中去寻找答案。

古之学者必有师,那么,何为师者?《周礼》师氏注曰:“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别人“”的人可称为师。韩语在《师说》中开篇之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恐怕是当下流行最广的对为人师者的诠释,为人师不仅传授做人的道理,还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解答学生的疑惑。《新华字典》对老师的解释有很多,契合教师的解释为“教人的人”。从古至今,“”的含义不断增加,但唯一不变的是为人师本身“传道”的意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传道”育人,影响学生。如此一来,只要为人师者,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都学生,因为学生是受教育的群体,“上所施,下所效也”为教,“养子使作善也”为育,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学生。正如《礼记·文王世子》中所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由此,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若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上行下效,做好“上行”,师德为先。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据传,商代的祖先“”是我国最早的师表楷模。尧舜在位时,他“聪明而仁”,天赋聪颖,有仁爱之心,被任命为司徒,教人育人,名声大振。而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坐而论道,引来众多学生跟随,私学兴起。孔子杏坛讲学,弟子三千,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至圣先师。自孔子而后,名儒贤达多有论及师德。例如,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的《白鹿洞教条》即为朱熹亲手制定。主张教师应通过“立志”、“主敬”、“存养”、“省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师德的境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教师要教人学问,必先教人立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本人就应有崇高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

除此之外,在一些族谱家训中,也可见到不少涉及师德的表述。

传统文化中对于师德的要求,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抑或是家训,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有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应该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体现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也是为人师者应有的理想信念。信其“”才能更好地传其“”。教师要忠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为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孟子重视教育,把教育与人生理想结合起来,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培养了不少贤达弟子。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历代读书人的理想追求,也成为教师的理想信念。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大年教授心怀崇高理想信念,2008年毅然从海外回国,投身祖国的科学研究,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黄大年精神是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

智且仁。 即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师德楷模“”既聪颖博学,又有仁爱之心,因此被任命为“司徒”,教导万民,使他们“敬敷五教”,社会风气为之扭转。智且仁,是师德的永恒追求。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礼记·学记》对教师也有博学的要求:“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与现代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如出一辙。传统家训也非常重视教师具有真才实学,清代蒋伊《蒋氏家训》言:“子弟择师,必须博雅敦厚、束修自好者,厚其修脯,不可徒取时名。”没有渊博的知识,三尺讲台上很难演绎“授业”的精彩,更谈不上创造一片知识的海洋让学生遨游其中。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已任的职业群体,必须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教育机智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做终身教育的典范,而不应认为“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就是教师技能,就够用一辈子。老师仅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唐甄主张教师应该亲近学生,“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清代群玉书院中专门设有“亲师斋”,其铭曰:“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无涯。”习近平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也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老师亲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学生才会追随老师学习,施教的过程更趋自然,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我国,为人师者很早就意识到,教师不是固定唯一的。如孔子说“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教与学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者,掌握着“”的话语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不是掌握“”或真理唯一,学生也可能掌握着部分知识。尤其是当代信息化社会,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掌握的信息未必比教师少,他们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提出新见解,抑或质疑教师的某些观点,此时教师的“”与学生的“”产生了碰撞,在师生的互动中,不仅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正如王阳明所说:“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

德行高尚。 中国古代把师与天、地、君、亲放在一起,内在地蕴含着要求教师有与天、地、君一般的高尚道德。宋代李觏说“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必有君之德也。”孔子也曾对学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传统家训中对于师德的要求也很高,在为家中子弟选择老师时十分谨慎,要求老师的人品必须端正,合乎君子之德行。同治邓命辰《邓氏家训》中引学者唐翼修言:“子弟业读书作文,为之择师必学之最优者,尤必求其品最正。师非有文无行,子弟自不至无行矣。降而习商贾习技艺,亦必为之择师。商贾技艺但能不犯法以谋利,不损人以益己,不作诳语,爱行方便者,便是君子。其师君子,则与师往来者必多君子,自然子弟之友皆君子,而子弟亦可引掖而为君子矣。”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春风化雨般在德育上对学生产生教化作用。

躬行实践,为人师表。 教师要发挥好言传身教、行为世范的作用。孔子对弟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是人之模范,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道德成长。北宋理学先驱胡瑗,一生以“正学”为己任,以“言行必以身先之”为师德原则,被后世誉为“躬身践行”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在南京高等师范任职期间,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为提升教学效果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把现实社会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师道尊严,即“凡为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礼记·学记》)教师本身要谨遵为师之道,发扬传统师德优秀传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四有”好老师,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出现了新的特点,与我国传统教学大为不同。但对于师德的内在要求并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代师德师风建设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涵养,广大教师要发扬传统,继承传统,让传统师德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重点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在我国传统之中古已有之,习总书记之“立德树人”观,实为结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来传承古代师德的传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应该做到巧妙结合传统文化中师德的优秀传统,研究学情与世情的新变化,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师。正如习近平同北京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所讲,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不忘初心,不忘传统。既然选择了教师,便潜心教书育人,德业兼修。

(此文获广东省教育厅第七届师德主题征文高校本科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