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我校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

13.07.2018  16:17
2018年7月12日光明网:

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

7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召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先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等出席并致辞,全国30余所代表性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同行及省内外200余位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和名校长。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作为华南地区既省部共建又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师范大学,在国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和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方面理应率先垂范。作为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学部不同于现有的教师教育学院,其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动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开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成立教师教育学部,更加凸现学校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决心,也提升了教师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更加创新教师教育事业内部管理体制,发挥统筹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统领全校教师教育工作功能,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更加激发教师教育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师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变革,服务于华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目标。

顾明远先生称赞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部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建立的创举。他认为此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培养“四有”好教师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希望学部深化教育改革、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黄伟副司长对会议主题“新时代、新师范和新机制”进行了风趣评价,他认为新时代教师工作背景明确、广东省新师范战略旗帜鲜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等一系列动作和高峰研讨会系列报告内容主旨开拓创新。美国范德堡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澳门中华教育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代表分别致辞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教师教育学部和粤港澳教师教育学院等平台、机构的成立表示祝贺,对教师教育事业的前景充满期待。

高端研讨会由揭牌启动仪式和学术论坛组成。华南师范大学与广州、中山、东莞、汕尾四市教育局协同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签约仪式及启动仪式表达了华南师大发挥地缘优势、服务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的决心。教师教育学部200名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兼职教授聘书颁发仪式则为教师培养和培训协同育人,全面落实大学-政府-学校“UGS”模式充实学科教育教师队伍,改善教师教育队伍结构提供支撑。学术论坛由“明远教育书院”对话“山长讲坛”、领航之音、“长江山长”微讲坛、域外之音等组成。

为响应国家“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号召,为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峰会还举办了全国教师教育学院(部)联盟组建交流会并通过了《全国教师教育学院(部)联盟章程》。联盟倡议教育教育学院(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教师教育发展难题,共同探索教师教师教育创新与改革,助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共同促进教师教育提质增效,共同促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

(光明融媒记者雷爱侠)

[责任编辑:王宏泽]

报道链接: http://share.gmw.cn/local/gd/2018-07/12/content_29828381.htm


2018年7月13日南方网:

全国首创!华南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部,探路“新师范

广东“新师范”建设又有新举措。12日,华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的教师教育学部正式揭牌。

华师校长王恩科介绍,教师教育学部不同于现有的学院,是教学-科研-管理型单位,统筹资源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各层次师范类人才,并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校长、教育干部开展职后培训。同时,该学部还承担全国师范专业认证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的研发与运维。揭牌仪式上,华师教师教育学部为全国200名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颁发兼职教授聘书,充实学科教育教师队伍,为改善教师教育队伍结构提供支撑。

此外,华师还揭牌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华师将牵头联合港澳两地高校,引进若干国际一流高校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当天还开展学术论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带来的,从高位思考和历史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发出了领航之音;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范国睿教授从新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出发,点明教师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中转换角色,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从立德树人高位阐述了教师教育正走向人格化的特征,长江学者、东北师范大学刘善愧教授从农村教育角度,系统分析人口变动与农村教师需求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进行了总结点评,希望教师教育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做好科学研究、深化社会服务等建议在与会代表中得到了广泛共鸣。

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副系主任陆佳芳副教授分享了如何通过镜像学习培养教师的合作与创新能力,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Ellen Goldring教授关注教师教育中的校长培养,带来了范德堡大学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建构及应用。

为响应国家“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号召,为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会上还举办了全国教师教育学院(部)联盟组建交流会并通过了《全国教师教育学院(部)联盟章程》。联盟倡议教育教育学院(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教师教育发展难题,共同探索教师教师教育创新与改革,助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共同促进教师教育提质增效,共同促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

【记者】姚瑶

【通讯员】杨柳青

编辑: 李润芳

报道链接: 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18-07/13/content_182563741.htm


2018年7月12日大洋网:

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

大洋网讯 7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举行。记者获悉,这是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新模式下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动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表示,作为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不同于现有的教师教育学院,其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动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开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成立教师教育学部,更加凸现学校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决心,也提升了教师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更加创新教师教育事业内部管理体制,发挥统筹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统领全校教师教育工作功能,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更加激发教师教育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师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变革,服务于华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目标。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先生称赞为“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部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建立的创举”,希望学部深化教育改革、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活动上,还举行了华南师范大学与广州、中山、东莞、汕尾四市教育局协同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签约仪式及启动仪式。

(广报全媒体记者徐静 通讯员杨柳青)

[ 编辑: 罗伦占 ]

报道链接: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807/12/139995_52236683.htm


2018-07-12南方都市报:

真正扎根中小学的高校理论工作者太少了”,顾明远吴颖民对谈教师教育

一部分老师把教书仅当做谋生,怎么破?新时代下教师要如何创新?师范教育如何更好匹配中小学教师实际需求?7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召开。顾明远、吴颖民两位教育界大咖现场对谈。

两位教育专家均认为,要让中小学老师更多参与高校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从而缩短师范生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此外,专家认为,真正扎根中小学的高校理论工作者太少太少了,中小学非常需要有可操作有引领功能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顾明远、吴颖民两位教育界大咖对谈。

动态

华师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

12日,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揭牌仪式上,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表示,作为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学部不同于现有的教师教育学院,其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推动学校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开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

揭牌仪式所展现的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都是服务基础教育的机构和资源平台,为教师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此外,华南师范大学还与广州、中山、东莞、汕尾四市教育局协同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行签约与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200名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聘任为华师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现场进行了聘书颁发仪式,校方介绍,这为教师培养和培训协同育人,全面落实大学-政府-学校“UGS”模式充实学科教育教师队伍,改善教师教育队伍结构提供支撑。

大师对话

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上,90岁的当代教育名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与近70岁的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名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就教师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相关话题现场对话,碰撞思想火花,气氛热烈。

两位教育名家对话,左为吴颖民 ,右为顾明远 。1新时代教师如何创新?

谈及对创新型教师的理解,顾明远说,“临摹的作品不是珍品”。教师天天要创新,每天遇到的每一届、每一个学生都不一样,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创新的工作。“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吴颖民认为,哪怕是一点微变化,都是在做创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要有改变的意识,不要用老套路一条路走到底,要不断问自己,我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做法改变自己。”只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手段等,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2一部分人把教书仅当做谋生,怎么破?

一些老师仅把教书当做谋生手段,没把教育作为事业,专家怎么看?在顾明远看来,一部分老师把教师当做职业也无可非议,每个人都要生存。“但如果用心的话,就能体会到教育工作很重要,很有趣,很愉快,精神上也会得到满足”。

吴颖民认为,做教育的感情和事业心可通过时间与实践培养。“不要小看中(小)学,中(小)学教育有很多学问,是个巨大的宝库,如果钻进去一定会找到乐趣。” 他做校长的经验是,让教师尽可能做喜欢的事,钻进去就会有成就感,从而带来幸福感,如此才安心。

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也被谈及。顾明远认为,关键是老师不要把孩子“看死”,“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要有信念,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利用优势培养兴趣”。

吴颖民则认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的高低,也反映老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化学不仅是教懂就合格了,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化学,才是称职的好化学老师”。

3师范教育培养如何更好匹配中小学教师需求?

大学师范教育如何更好匹配中小学教师需求?两位专家均认为,要让中小学老师更多参与高校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比如聘请中小学教师作为大学师范教育的兼职导师等方式,从而缩短大学教师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我们作为中小学用人单位的角度看,新入职老师的问题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大学师范教育的问题。”吴颖民认为,必须及时把中小学改革的情况,校长老师学生家长欢迎什么样的老师等,及时反馈到师范学院,要他们清楚什么样的老师是中小学欢迎的老师,从而满足中小学优质教师需求,让各方满意。

4“真正扎根中小学的高校理论工作者太少太少了

高校理论工作者如何服务好中小学教育?吴颖民直言,“我说这个话得罪人啊……很多大学学者去中小学讲课、做培训,是很乐意的,但不是很愿意去扎根,长期做研究的太少太少了。”他说,有些学者拿了课题要找学校做案例,利用中小学实验为自己的课题找材料找依据,课题完成了就离开了。“缺少真正扎根中小学的理论工作者,(这方面)太需要太需要了!

他感慨,中小学非常需要有可操作有引领功能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他希望,高校理论学者能长期在中小学做课题研究,形成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给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带来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 实习生 罗清峣 通讯员 杨柳青

通讯员供图(除署名外)

编辑:黄艳华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8071290268.html?wxuid=ogVRcdP6svszTuxwpCXE5wErsXE8&wxsalt=21447f&wxOauth=1


2018年7月13日《信息时报》A08版:

华师聘请200名中小学校长兼任教授以期培养适应中小学需求的教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奚慧颖 通讯员 杨柳青) 昨日,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召开。来自省内外的200名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被聘为学部兼职教授,担任在校师范生和在职老师的导师,以期培养更多“适应中小学需求”的教师。

据了解,“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华师校长王恩科称,职前方面,学校在校师范生比例为43.7%,是该比例最高的“双一流”师范大学;职后方面,学校筹备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和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目标是建成世界卓越教师的摇篮。

当天,教师教育学部还为200名基础教育一线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表示,大班上课、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不少高校培养出的教师不适应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担任兼职教授,能够把中小学改革情况和中小学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及时反映给师范大学,有效缩小这一落差。

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18-07/13/content_765613.htm


作者/通讯员:杨柳青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