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辉:以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08.04.2023  02:21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的战略支点作用不仅体现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扩展为文化+的赋能效应。文化IP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推动了文化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这是“文化赋能”的深层逻辑。推动广东文化+实体经济融合,有助于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    文化具有赋能实体经济的重大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通过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是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重要手段。中国实体经济因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供给缺口”与“需求外溢”,其问题根源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提供充分满足消费升级所需的产品与服务。文化创意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动力源,是供给创造需求的重要实现方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人们在选择消费产品和生活服务的时候,越来越追求功能价值之外的情绪价值、符号价值等文化价值。消费需求正以文化消费+功能消费的融合方式扩展和体现。泛文化消费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但人的文化需求不是简单地被满足,而是需要被激发、被创造,还有赖于文化创意来发掘和引爆。那些有效对接人们文化情感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属于有效文化供给。持续大规模涌现的有效文化供给,扩大了社会消费。创意产品与实体经济,往往通过IP授权和衍生品生产紧密融合在一起。特别是能引爆特定文化需求的畅销作品及其衍生品,能够产生裂变效应、链式效应、关联效应,具有赋能实体经济的巨大价值。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创意能力将会产生指数级别的爆发,而边际成本却几乎为零。这将极大地提升文化创意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   文化IP在促使供给和需求精准化匹配中,扮演关键角色。从生产端到最终消费者,需要各级销售渠道的链接。其中网络销售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是网络销售十分发达的国家,2022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中国商品供需的一个结构性特征是,前端流量在互联网平台,后端生产制造能力在供应链上。在供需的匹配中,文化IP成为关键变量。网络销售中,直播电商占据23%的份额。流量不断向IP汇聚,渠道销售能力日益与IP深度融合。直播带货的本质是文化IP赋能销售。主播IP围绕自己的内容能力,服务一个特定人群,借助中国发达的供应链,给这群人提供多品类的消费品。主播+供应链的直播带货,促进供给和需求精准化匹配,解决了供需的一些痛点和堵点,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营销新模式。    广东具有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从广东文化产业结构看,以文化制造业为支撑、文化服务业不断壮大的格局加快形成,塑造了广东文化产业规模绝对优势。依托制造业的明显优势,广东文化产业成为全国领头羊,文化产业规模总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法人单位、营收总额等多项指标,长期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是伴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领域,积累了广东文化产业的结构新优势。当前,广东制造业踏上了转型升级之路,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制造业创新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在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行业领域,形成了优势地位。如创意设计行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玩具、视听设备制造等文化制造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并培育了一批拥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和品牌,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高质量跃升。游戏、电竞、动漫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从业人员约占全国的1/3,拥有腾讯动漫、奥飞娱乐、华强方特等动漫领军企业,涌现出华为、大疆、广汽等设计创新型品牌。   三是数字时代的科技赋能,广东率先形成了先进的文化创意+实业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更体系化、周期化和精细化的IP开发、升级和构建方法也在逐渐形成。围绕IP的挖掘、创造、孵化、“出圈”,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实现方式。其中,网络文学和动漫成为IP重要的源头和放大器;影视和游戏,由于更具传播性和延展性,成为IP“出圈”的加速器;制造业成为价值实现的衍生品生产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具有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文化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文化产业三者的地理集聚和产业融合,是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借助数字平台打造的文化创意生态系统,有助于加速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发达的制造业深度结合,形成全产业链的文化发展模式。例如广东具有完整的动漫产业供应链——动漫内容的创作、制作,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相对发达的广州、深圳;动漫衍生品的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及粤东潮汕地区,形成了区域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链。广东发达的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玩具、文具、服装、食品、旅游等行业,为动漫产业链的形成与对接提供了产业支撑。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动漫衍生产品销售批发中心,广东的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漫画节、深圳动漫节、江门侨乡动漫节、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YACA漫画展等动漫展会,构建出各类动漫交流平台,培育出一大批动漫爱好者,营造出动漫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文化+实体经济的跨界连接、融通共生   推动广东文化产业与实业的体系化生态化协同发展,构建大湾区文化产业+实体经济生态链体系,科创+制造是大湾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科创+制造的主链条中,设计+制造、创意+制造、科技+文化也呈现产业相互渗透的趋势。要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等环内湾区域主要发展平台建设,依托黄金内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空间体系和大湾区文化产业+实体经济生态链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和产业空间服务运营,推进“文化+研发制造+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园区运营模式,打通IP链条。汇聚上下游产业资源,通过投资、孵化基地等方式,助力IP孵化、产业对接、IP出海。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IP授权和衍生品的价值链空间。   深化拓展广东文化全产业链配套优势。创新产业融合方式,“锻造长板”。推进产业发展联盟,促进体制内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产业内部之间的跨界整合,为大文化的生态体系构建创造平台。整合“国资”“民资”两个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打通体制壁垒,建立文化创意行业的混合经营发展模式,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针对文化产业数字类、创意类文化新业态占比不高状况,着眼文化科技融合,实施文化新业态倍增计划,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园,围绕数字文化技术、数字文化装备、数字文化内容完善产业链。打造中小微企业友好型行业生态,引导鼓励头部企业,尤其是头部平台型企业强化产业孵化功能,发挥投资者和市场资源组织者的作用,与中小微企业和机构形成相互依赖的生态网络。   推进文化赋能广东乡村振兴。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用文创“活化”乡村,探索“乡村+旅游+文创+互联网+民宿”融合发展模式,发展村镇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文化旅游特色村、驿道乡村酒店,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所所长)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专项(GD22TW06-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