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一架到一天四架 ARJ21用四年告别“交付难”

29.06.2020  14:16

  6月28日上午,国航、东航、南航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分别接收各自首ARJ21-700飞机;当天下午,成都航空第21架ARJ21-700也正式入列。巧合的是,四年前的6月28日,随着成都航空EU6679航班的成功运行,ARJ21飞机实现了商业载客首飞。

  昵称“阿娇”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在商业载客首飞四周年纪念日,不但正式入编国际主流航空公司机队,也以一天交付四架飞机的“豪爽”,摘掉了“交付难”的帽子。

  入编南航的ARJ21 飞机起飞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唐珩 通讯员徐炳南摄

  从零开始稳健起航

  ARJ21-700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通过“阿娇”的研制,我国第一次走完了喷气客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批产、交付、运营全过程,掌握了民用喷气运输类飞机研制核心技术,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喷气运输类飞机全程实践的空白,实现了航空工业喷气运输类民用飞机集成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也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8年在沪成功首飞,再到2016年投入航线运营,“阿娇”稳健起航,越飞越“”。

  至今,ARJ21新支线投入航线运营四年整,市场运营及销售情况良好,累计拥有22家客户,596架订单。

  交付速度不断加快

  截至今年6月28日,“阿娇”已完成交付31架,其中成都航空21架、天骄航空五架、江西航空两架、三大航各一架。这其中,28日当天一口气交付的四架,创下了“阿娇”投入商用以来的纪录。

  事实上,“阿娇”的交付速度一直在加快,从一年交付一架,到一天交付四架,中国商飞用四年时间证明了中国国产支线喷气式飞机的可商用性。

  2015年11月29日,首架交付机交付给成都航空。经过半年酝酿,2016年6月28日,成都航空首架ARJ21飞机正式投入航线运营;当年9月29日,第二架ARJ21交付成都航空。“一年一架”的交付速度一度引发质疑:这飞机真能大规模商用吗?

  2017年7月9日,ARJ21飞机取得中国喷气客机首张生产许可证。10月、12月,第三架、第四架ARJ21分别交付成都航空。

  2018年,“阿娇”的交付速度开始大幅提升,全年共交付六架。

  2019年,“阿娇”迎来第二家运营商,全年总交付架次也达到了八架——其中成都航空五架,新运营商天骄航空三架。

  到了今年,“阿娇”生产再度提速。3月6日,ARJ21第二条生产线——浦东生产线从部装到总装再到生产试飞的各环节完全打通。今年来,“阿娇”已有13架“出嫁”。其中,6月28日的“一天四架”更让人不敢小觑。根据计划,今年国航、东航、南航还将陆续各接收两架ARJ21飞机。

  此外,在今年疫情货运需求大涨的潮流下,成都航空一架ARJ21完成了“客改货”,于4月30日顺利完成首次商业载货飞行。5月28日,首架ARJ21系列CBJ公务机也完成了生产试飞任务。今年“阿娇”除了生产提速,还将进一步完成系列化生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珩

  记者手记

  和四年前相比“阿娇”更舒适了

  2016年“阿娇”商业首航时,羊城晚报记者曾受邀乘坐首航前的调机航班。昨日,记者又受邀乘坐了东航旗下一二三航空的调机航班。比起四年前,新“阿娇”的舒适度有了更大提升。

  在“阿娇”的设计中,两个发动机位于机尾,较贴近机身。首次乘坐时,记者的一个感受是机身前部安静,而机尾座位噪音较大,尾部乘客乘机舒适度较低。而此次,记者发现,即使坐在最后两排,噪音也和其他主流喷气式客机差不多。

  座椅前后间距较大的优势得以保存。比起老“阿娇”,此次交付的4架客机还在座椅下方加装了USB充电插口,更适应移动时代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