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好几十亿的“钱袋子”?广州市国规委的资金管理系统“猴赛雷”

06.12.2018  14:27

国土规划系统涉及的资金数额庞大,如果“钱袋子”管理不到位,容易滋生廉政风险。近年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通过建设资金管理内控新体系,将所有经济活动纳入体系内运行,小到日常开支,大到资金审批,每笔经费预算、每笔支出明细在体系里一览无遗。

将各项经济活动都装进制度的笼子里,锁住了国土规划资金运行的“安全阀门”,广州市国规委探索出了一条廉政风险防控新路径,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创了资金管理内控信息化先河。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今,广州市国规委通过资金管理内控体系审核资金已超过了70亿元。

差旅费超标 系统自动预警

2018年10月,市国规委名城处计划组织前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杭州、宁波调研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工作人员申请经费时,误以为全国住宿标准一致,按广州市住宿标准450元/人/天提交了申请。在提交单据时系统提示超标准、并要求选择出差地点。按系统要求选择出差地点浙江杭州、宁波,系统自动提示当地的住宿费标准分别为400、350元,修改错误信息后,顺利提交审核。

作为城市规划技术人员,平时日常忙于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业务,对于出差报销中遇到各项标准感到无从下手,而借助资金管理内控体系,出差地点相应住宿标准即刻而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这位工作人员说。

广州市国规委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不仅仅是差旅费等日常经费,这一内控体系对经济业务按照风险程度、支出性质进行了60多种分类,设置了100种附件要求、120多种管控规则、600多项提醒,包括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党纪党规,以及大部分地方财经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张横向覆盖国土规划各业务种类,纵向适用于委机关、委属单位、区局三级机构的风险防控制度网。

流程控制只认规则不认人,所有经济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纪律与规矩进行,否则极有可能踩“红线”、闯“红灯”。内控体系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真正实现了“一个体系”取代了过去的“一支笔”审批,使所有经济活动都在各种党纪党规的框架下规范合理运行,借力科技形成了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避免“微腐败”实行经济活动全覆盖

微腐败”“隐形腐败”一直是监督执纪的难点和盲点,然而,一些“钻空子”“擦边球”又很隐蔽的行为,私设小金库、套取资金、应采未采、假合同、未验先付、资产漏登等等违法违规行为,运用传统的人工监督难以形成有效防控。

驻广州市国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晓霞介绍,通过内控体系,资金运行过程中,对关键环节的每个步骤,每个风险要素,都制定统一的标准,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能碰、碰了有什么后果,到节点自动关联显示,发现隐患马上提醒。一旦遇上与党纪党规不相符的经济行为,就会实时预警提醒。

今年9月,市国规委土地征收储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内控体系,申请采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工作经费”委托业务费。采购登记申请单提交之后,马上跳出来红色的采购预警:“按照广州市最新集中采购目录要求,本次采购的其他专业技术服务不属于集中采购项目,本次采购高于单项起点金额,一般来讲,应由委机关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如采用非公开招标的,请说明理由并提供依据。

内控体系不仅仅运用在采购板块。孙晓霞介绍,该体系以“管财务、管业务、管干部”为结合点,按“3+6”的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覆盖。“3”指的是控资金运行、控业务处理、控廉政风险,“6”则代表涵盖预算、收支、采购、合同、项目、资产六大板块,小到日常开支,大到资金审批,方方面面的经济活动都在体系内运行,每笔经费预算、每笔支出明细在体系里一览无遗,所有执行的过程与节点都能动态控制。

对于违规违纪问题,惩治不是目的,预防才是根本。”孙晓霞介绍,内控体系以“严管理、控风险、治未病”为出发点,把重心放在廉政风险的预防。有效做到了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监督,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预警,将监督防控功能前移,实现了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切实把廉政风险降到更低。

全程留痕,避免“有权任性

运用内控体系,除了能及时预警廉政风险,还能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对每笔资金的使用全程流程,避免出现暗箱操作。以上述“广州市违法建设治理与城市连片开发更新改造有机结合行动规划”的采购为例,经办人提交申请单后,业务正职需要审核确认本次采购业务真实且必要、确认按规定选择了本次采购的招标代理,确认不存在分拆采购等。财务副职需要复核本次采购使用的预算、支出事项合理,本次采购的采购类型和方式合规等。

广州市国规委副主任孙玥介绍,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把关、谁签字原则,内控体系对每笔经费涉及的处室、经办人、时间等信息,都详细自动记录,实现数据存储与留痕监督。

现在签同意踏实多了,真正实现制度管人、信息化管人”。市国规委一位委领导感慨地说,以前,在人工审核阶段,各审核岗一般仅表态“拟同意”,最后审批流程到委领导时,通常基于对工作人员的信任签署审批同意;资金管理内控体系实施后,对每个岗位细分不同环节的审核权责,各自的责任一清二楚,委领导履职审核更有底气了。

孙玥介绍,从近年来查处的违规违纪案件看,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而阳光是权力最好的防腐剂。该内控体系以“行为可察、风险可控、轨迹可考”为着力点,把每项经济活动从申请、运行到流向,全程对外公开透明,打破了资金和权力运行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最大限度克服了人为操作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弊端,压缩了诱发不廉洁行为的“灰色地带”。

专访广州市国规委主任彭高峰

权力置于阳光下 锁住资金“安全阀门

广州市国规委为什么要建设内控体系?这个体系发挥出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此,彭高峰表示,随着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具体来说,这个内控体系,为全系统带队伍、抓管理、控风险较好地筑起了“四道防线”:第一道是“制度防线”。体系内嵌了数百条党纪党规和财经纪律,形成了一张横向覆盖国土规划各业务种类,纵向适用于委机关、委属单位、区局三级机构的风险防控制度网。第二道是“责任防线”。每一笔经费涉及的处室、经办人、时间等信息,都详细记录在案,谁主办、谁负责、谁把关、谁签字,一目了然。第三道是“行为防线”。内控体系对每项经济活动运行全程监督、持续评价,形成了顺向制衡、逆向反馈、全程监督的完整内控体系,有效预防了资金管理方面的违法乱纪行为。第四道是“思想防线”。随着内控理念、制度规范、行为遵守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和深入人心,大家对资金管理不同程度都产生了正面、积极的预期,有效防止了资金随意使用、乱用的思想产生。

彭高峰介绍,国土规划系统资金数额庞大,如果“钱袋子”管理不到位,就容易滋生廉政风险。在平时工作中,从资金审批到日常开支,都是各种各样的工作人员在干、在管,干事的人有没有乱伸手、钻空子、打擦边球,管事的人有没有有法不遵、执法不严、法外开恩,这些与个人意志、专业水平、知识结构、人情关系,甚至是一个人的心情好坏、身体好差都有着直接联系。“人治”的这些弊端,对于任何一级组织来说都是一道“无解题”。所以,如何掐住资金管理的“七寸”,更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是必须思考的。

依托信息化建起来的内控体系,很好地补充和完善了“人治”的不足。通过内控体系,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项业务分解成了哪些经济活动,每个经济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每个要素的定价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全程透明、可控,这就有利于事权和财权的匹配,资金管理更为客观、精准、及时、全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真正“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把各项经济活动都装进制度的笼子里,锁住了国土规划资金运行的“安全阀门”。

内控体系也有自身的缺点和漏洞,不可能防范住所有风险。”彭高峰表示,接下来广州市国规委还将继续对标中央、省市关于全面绩效管理要求,扩建现有管理模块拓展、电子签章和资金内控移动端APP,推进委系统内控集中监管平台在国土规划体系开花结果,实现资金管理规范、透明、动态的科学控制,探索出一条具有国土资源和规划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新路径。

数字看成效

120多种规则和600多种提醒

内控体系对经济业务按照风险程度、支出性质进行了60多种分类,设置了100种附件要求、120多种管控规则、600多项提醒,包括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党纪党规,以及大部分地方财经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张横向覆盖国土规划各业务种类,纵向适用于委机关、委属单位、区局三级机构的风险防控制度网。

审核资金70.43亿元

广州市国规委2014年至2018年通过资金管理内控体系审核资金70.43亿元,其中:2018年8.71亿元,2017年19.85亿元,2016年32.81亿元,2015年5.07亿元,2014年3.99亿元。

(记者刘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