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怎么改? 不妨学下“教科书”

17.08.2018  16:53

风雨连廊设计指引

风雨连廊推荐案例

屋顶绿化推荐案例

大洋网讯 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近日,由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牵头编制的《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导则》(简称《设计导则》)正式印发实施,为全市老旧小区微改造提供“教科书”般详细权威的指引。

开展微改造设计竞赛奖金总共42.5万元

根据《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到2020年,重点推进全市779个功能配套不全、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较差的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众多正在进行以及即将进行的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如何提高设计质量、提升改造水质是关键。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有关要求,广州市重点从探索项目建设机制,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顶层设计、机制保障、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微改造水平。

市城市更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设计导则》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标准,为改造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引和经验参考,有利于提高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质量和水平,提升改造成效。

此外,广州市城市更新第二届设计竞赛——“我是社区规划师”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也正在进行中,设置总共42.5万元的奖金、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征集微改造方案,广泛宣传发动更多人为老旧小区微改造提供“金点子”,拓宽规划设计思路。

鼓励设风雨连廊进行屋顶绿化

在具体微改造过程中,分基础板块和提升板块两部分,将楼栋设施、建筑修缮、服务设施等9大改造类目,细分为60个设计要素,结合各要素特点,明确规范依据与参考、总体要求、设计流程、设计要点等具体指引,并列举成功案例、优秀设计作为参考,并从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小区建筑、文化艺术四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解读,提供特色设计引导。

例如,在环卫设施布置上,《设计导则》就有详细指引:规划沿道路每隔70米设置分类收集点,实现片区垃圾收集点全覆盖;结合原环卫设施,增设宠物厕所等人性化的设置;鼓励引入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

在小区步行系统设置方面,鼓励在小区内设置风雨连廊,建议结合连廊设置座椅、雨棚、报刊栏,满足居民休憩、交流、乘凉、避雨的需求。此外,也鼓励进行立体绿化,设置屋顶花园,并进行多样的空间划分,使得屋顶花园能够阅读、休闲,供居民充分交流。

划分三类小区

改造优先内容各不相同

本次《设计导则》统筹“水、路、电、气、消、垃、车、站”等建设内容及建设标准,相关内容与《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充分衔接,分为工作目标、应用方法、相关规划要求、前期策划指引、要素设计导则、特色营造指引六部分。

设计导则》提出了品质小区、文化小区、智慧小区三个改造设计愿景,以及关注民生、凸显特色、面向实施三大目标。梳理了与老旧小区微改造相关的城市形态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三方面的规划要求,提炼管控要点。同时将全市老旧小区划分为三大类——分别对街巷型老旧小区、单位大院型老旧小区、商品房型老旧小区提出改造设计要点。

街巷型:优先解决民生问题

街巷型老旧小区以海珠区仁和小区为代表,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往往按照早期的城市住宅标准,基本已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的需求。因此,在改造设计中,应首先排查甄别小区最为紧迫的基础民生部分内容,优先解决基本民生方面的问题——例如,“三线”乱搭、消防通道不规范等,再适当拓展提升类的改造项目。

单位大院型:优先解决活动设施

单位大院型老旧小区以梅花街梅花路小区为代表,这类小区建造时间同样较早,无论住宅本体还是小区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均难以满足居民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改造设计应优先解决公共空间缺少活动设施、小区缺乏适老设施等基本生活要求,有条件的小区可增加优化提升类改造内容。

商品房型:公共活动空间、电梯是重点

商品房型老旧小区以东湖新村小区为代表,这类小区具有相对完整的小区空间,但由于开发年代较早,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较低,矛盾比较突出的方面包括停车位不足、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电梯配置不足等,这类小区改造应从居民的基本服务需求出发,完善小区基本服务设施。

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更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