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也是不错的报考选择

13.05.2015  12:11

  ■徐剑锋

  本报报道,11日,我市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梅州农业学校启动,600多名师生前来参观交流。活动周期间,职业院校将开放校园,展示校园文化和各专业育人过程,开展职业体验和为民服务活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全天下父母的心愿,大多数家长都期望孩子考上名校,有份体面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正因如此,部分家长往往认为,孩子读职校,将来做苦活、累活是没出息的表现,故不惜代价、不择手段让孩子上高中、走高考“独木桥”,朝“白领”、公务员等方向发展。事实上,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记得老舍先生在谈到对儿女的教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儿女,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此话切中时弊。对孩子来讲,智力和能力参差不齐,而我们的社会既需要中高级人才,也需要初级技工,家长与其一味地逼孩子成“”成“”,倒不如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选择,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或许反而更能适应现代竞争社会的需要。

  事实上,学校并无贵贱之分,中职院校也是人才的一个“摇篮”。据报道,在瑞士,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75%左右的男生和55%-65%的女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而今在我市,职校生也成了企业的“香饽饽”,在就业等方面常常优越于大学生,而且职校也开通了名牌大学深造的“直通车”,现在的关键是学生不能灰心丧气,要勇敢面对现实。只要胸怀远大理想,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无论是哪所学校都能成才,都能迎来广阔的前程。

  当然,对接产业、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生命线。在实现绿色崛起的进程中,随着企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力度,职校也要主动加强与企业市场化办学的有效对接,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的高端技能人才。一方面,要通过校企共建开设“订单班”、联合企业定向育人等途径,直接按照企业的用工要求在一线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加快实现所学技能与就业上岗的“零过渡”;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行有效调控,结构性调整专业设置,按需开班,因岗设业,真正达到“学有所值,人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