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援鄂英雄王烁雕像、画像赠送仪式举行

09.07.2020  10:03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创作的王雕像。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方楚雄创作的王烁画像。

大洋网讯 昨日下午,“英雄回家”援鄂英雄王烁雕像、画像赠送仪式在广报中心六楼融媒体指挥中心举行。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方楚雄、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将两件艺术作品赠予王烁家属代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及广州日报社。

工作中的他

王烁在荆州短短26天,足迹遍及全市全部的2区3县3市,深入调查单位200多家,提出建议50多条、工作指引和报告近30份。

生活中的他

王烁很少去逛街买衣服,也从不买奢侈品,最贵的东西就是1台一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那还是因为工作需要才买的。

王烁多才多艺,钢琴、英语、绘画、演讲、篮球、足球样样精通,买菜做饭,也很在行。

郑建义

王烁姐夫郑建义:

他去湖北抗疫 我一点也不惊讶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赠送仪式上,王烁的家属代表郑建义上台发言,数度哽咽。郑建义对记者说:“当时我脑子里有许多话,但一到台上,就很难表达出来了。”王烁与姐夫郑建义相识于2015年。无论在生活、工作还是个人兴趣爱好上,王烁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郑建义说:“他去湖北我一点都不惊讶,我觉得他还没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王烁的整个家庭都是党员,他能为国家、为人民赴湖北抗疫,是非常自豪的。只要国家有需求,王烁肯定会义无反顾地向前,不考虑后果,没有太多顾虑。

多才多艺却从不炫耀 生活节俭从不索取

郑建义说,王烁在生活中很朴实、很低调,不求名牌衣服和鞋子,只要穿着干净、整齐就好,“他很少去逛街买衣服,也从不买奢侈品,最贵的东西就是1台一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那还是因为工作需要才买的。

别看王烁对自己“苛刻”,对家人却非常好,郑建义说:“我们认识时,他刚有第一个女儿,他对女儿特别宠爱。记得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会戴着一个背带肚兜,把小孩系在胸口,日常给小孩喂饭也是十分耐心。

和许多家长一样,王烁也十分注重女儿的教育,“学英语、学钢琴,回家之后,又亲自教女儿弹琴。因为他出身在书香门第,他的父母、叔叔都是本科生,从小对他严格要求,所以他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而对父母、对妻子,王烁从来没有犟过嘴,一有问题产生,他笑一笑就过去了,从来不去争执。

在郑建义眼里,王烁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钢琴、英语、绘画、演讲、篮球、足球样样精通。郑建义谈到,有一回单位组织文艺晚会,邀请的钢琴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王烁就主动为合唱团做钢琴伴奏;有时单位来外宾访问,王烁也凭借自己流利的英语和外宾们交流,“王烁虽然很有才华,但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他才会拿出这些本领。没需要的时候,从来不会炫耀”。

此外,王烁还会画画,他有专门拜过老师,还有自己的作品。王烁的厨艺还很不错,很爱在家里做饭,之前他的父母过来住,王烁经常买菜做饭,拿手菜有牛扒还有自创的乱炖,炒菜也不错。”郑建义说。

王烁还是一个从来不主动去索求的人。郑建义说道,王烁刚毕业参加工作时,跟另外两个人合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他住的是客厅。王烁的父母第一次来广州,提出要去他住的地方看看时,王烁三番推阻,后来在父母的逼问下,才交代了实情。“王烁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父母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很心疼,就为他凑了首付,帮他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

妻子原计划和他重拍结婚照

要让孩子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人

谈到王烁和妻子吴霞的相处,郑建义用“和和气气”来形容。据了解,王烁和吴霞工作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科室,两人几乎24小时都在一起。两人相识3个月就结婚了,婚后不到半年,吴霞就怀孕了。因此俩人的婚后生活几乎都围着两个小孩展开,“我现在和吴霞聊天时,她说,原本等到孩子们上幼儿园了就有时间能到周边走一走。吴霞还说,他们本来准备今年年底再补拍婚纱照,因为结婚时候的婚纱照并不那么让她满意。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王烁先后三次主动请缨前往前线。

第一次是疫情初期,王烁主动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党委请战;第二次请战是2月14日,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广东省卫健委决定组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当时组织让王烁时刻准备着:“最硬的鳞,要最关键的时候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直到2月17日,王烁终于以国家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队员、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员的身份,前往荆州前线抗疫。王烁在微信中充满豪情地留下了他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新冠毒,很嚣张,荆楚大地尽肆虐。精兵猛将出南岳,不查真相终不还”。

在临行的车上,吴霞拉着他的手,似乎预感到了些什么,担心地问道:“烁,你怕不怕?”王烁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怕!

3月13日夜晚,王烁年轻的生命在一场车祸中戛然而止。郑建义说:“事发后,我和妻子一直和吴霞还有她两个孩子一起住。晚上她姐陪着她睡,但吴霞几乎整夜失眠,现在,她的状态要好一点,但还是会突然跑到阳台,或者突然冲到王烁房间。王烁的骨灰现在还放在房间里,吴霞一天会去几趟,进去就把门关上,和王烁聊聊天。

而王烁的父母也经受不住独子离世的打击,回到秦皇岛老家。“他们现在能渐渐面对王烁去世的事实,却面对不了孙子孙女,一见到小孩就容易控制不住。

郑建义说,王烁离开时,大女儿已经5岁了,不敢告诉她实情。后来大女儿知道了,就过来跟他说:“大叔叔,我爸爸牺牲了,是打病毒牺牲的。

他的小儿子两岁多,王烁刚去世时,对着我‘爸爸’‘爸爸’一直叫,现在好一点,又叫回大叔叔了。我感觉这两个小孩真的挺可怜的。”说到孩子,郑建义再度哽咽了。

聊起吴霞的现状,郑建义说:“她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但王烁从出事到现在的视频和相关报道,以及同事们给王烁写的信,全部都让吴霞姐姐收集起来,目前还不敢看。但她希望,这些资料等到儿女长大后,她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父亲,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今,吴霞还没回单位上班,吴霞也曾说过,要把家公家婆接过来一起住,她说:“王烁不在了,但我也不想让这个家就散了。

能讲述王烁的故事是媒体人的荣幸

广州日报相关负责人致辞表示:“王烁同志的故事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各个端口向社会发布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他是我们广州的骄傲,他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了表达广州人民对白衣执甲、驰援湖北的广东医疗队员的敬意,广州日报策划了‘你的名字,我的荣光’活动和‘手印·铭记’活动,所有医疗队员的名字登上广州塔,当我们仰视王烁的名字时,除了崇敬,还有深深的痛楚。作为媒体人,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弘扬正能量,是我们职责使命,能够讲述中国五四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王烁不平凡的故事,是我们的荣幸!能够记录和传播今天发生的故事,也是我们的荣幸!

广州日报相关负责人同时也向方楚雄、许鸿飞两位创作王烁画像和雕像艺术家表达了感谢。

学习王烁 把群众生命安全放首位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在赠送仪式上致辞说:“毛主席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当前,全省上下都在热烈开展‘学王烁、战疫情、强自信、建功业’系列教育活动,在防控疫情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学习王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克服侥幸的心理、麻痹的心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新贡献。

王烁是凡人英雄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胡世杰致辞说,王烁短短人生36年,却铸就了不朽的传奇;在荆州短短26天,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26天,他足迹遍及全市全部的2区3县3市,深入调查单位200多家,提出建议50多条、工作指引和报告近30份,为前方指挥部精准决策提供了客观有力的依据,“王烁是凡人英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当登上驰往湖北列车的那一刻,我的使命注定不再平凡。’他立足岗位、实干担当;在危险当前,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入党初心和职业使命,展现了他‘对党忠诚、献身使命、心系人民、守护健康’的英雄情怀。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方楚雄赠送王烁画像给王烁家属代表。

他是爸妈的好儿子,是妻子的好丈夫

王烁同志姐夫郑建义在赠送仪式上发言,谈及王烁生平,他数度哽咽,“作为王烁的家属,心情仍比较沉重。但几个月来,我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王烁的院领导,以及今天广州日报社的各位领导和方楚雄教授、许鸿飞院长对我们的关爱,你们辛苦了。王烁发过朋友圈,说自己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的不平凡之处,就在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国奋战。而他的平凡则在于,他是爸妈的好儿子,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孩子的好父亲。他为人朴实,阳光、温暖,话虽很多,却多才多艺,会画画、会弹钢琴;英语、书法、羽毛球、篮球……这些都是他热爱的。对于父母、小孩、妻子,他都很朴实、很真诚。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介绍了王烁雕塑的创作经历。随后,许鸿飞、方楚雄将两件艺术作品赠予王烁家属代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及广州日报社。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

铜像故事

许鸿飞:“第八个是铜像

昨日下午,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将自己创作的王烁雕像赠予了王烁家属代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及广州日报社。自今年大年初五从西班牙马德里返回国内,许鸿飞先后为战“”创作了8件作品,在致辞仪式上,他向记者讲述了这8件作品的构思和创作经历。

许鸿飞说,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叫《第八个是铜像》,给王烁塑像的灵感由此而来。他道出了抗疫以来的创作历程。

许鸿飞说,当时看到全国疫情比较严重,他就想到作为艺术家,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了创作。花了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许鸿飞做了第一件作品《我们在你身边》。作品里,一帮医务人员紧紧抱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因为穿着防护服,医务人员面目模糊、动作疲惫,却始终没有放弃患者。“当时是抗疫最艰苦的时期,我想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一群医务人员在帮助他们,有整个国家在帮助他们。”许鸿飞说。

第二件作品是钟南山院士的塑像。时间是钟南山说“武汉一定能过关”时,人物嘴唇紧抿,双目含泪,神情异常坚定。许鸿飞说:“17年前,我就创作过钟南山院士的塑像,这次创作又和17年前不同,这次他的眼神望着前方,皱着眉头、咬紧嘴唇,表情凝重而坚定,给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另外,整座塑像我将它设计成一座山体一样,我给它起名《山高人为峰》。

第三件作品,许鸿飞把目光集中到在前方辛苦工作的医护人员,“我看到过很多新闻图片,医务工作者很辛苦,有的穿着防护服,就倒在身边同事肩膀上睡着了。于是我创作了一件9名医务人员相互依偎着休息的雕塑,名为《白天黑夜》。

第四件作品是《火神山》,许鸿飞专注于推土机、大吊车等大型机械,“当时整个医院的营造场面都是这些机械,好像坦克大战一样,我想致敬建设者,这个作品体现的是力量。

我又做了第五件作品,它有点像丰碑,丰碑上有很多人的形象,包括医务工作者、记者、警察、工人、社区工作者、民众等,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面坚不可摧的城墙。

之后,许鸿飞又创作了第六、第七件作品,而他的最后一件抗疫题材作品就是王烁铜像。“当时,广州日报美编设计部主任黄颂豪带着记者来到我的工作室告诉我,广东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中,有一个人没有回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这个人叫王烁。我说我知道,看过他的报道。黄颂豪就建议,能不能为王烁单独做一尊雕塑,来纪念这位抗疫英雄。我说,这么感人的事,这么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我一定要把他‘留住’。”许鸿飞表示,“第八件是铜像,我一定要为王烁铸一尊铜像,就像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个电影,一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了,其他7名战友就把他铸成一个铜像,用来纪念他。我对雕塑最初的感觉也源自于此,一定要是铜像。我希望这部作品成为对王烁永恒的纪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