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丨乐见绿色生态融入清明民俗

08.04.2019  13:31

  ■ 木 禾

  本报报道,为有效预防清明节期间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今年我市相关部门提前策划,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和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特别是由市创文办、市创森办、梅州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开展的“一束鲜花一句话,网上祭祀寄哀思”和“零碳祭祀·助力创森”平安清明同参与活动,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掀起一股文明祭祀新风,而且在乡镇、农村地区,种树苗、献鲜花、网络祭祀等祭祀方式也逐渐被村民们接受。

  长期以来,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然后留下遍地垃圾曾是不少人清明祭祀先人的“标配”方式,这种祭扫方式不仅给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也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我市相关部门清明前未雨绸缪加强宣传营造文明祭祀良好氛围,清明期间切实履职严防死守筑牢森林“防火墙”,成效显著,令人欣慰。

  其实,做好文明祭祀宣传工作,我市一直在努力。自2015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2017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相关部门就通过发布倡议书、开展问卷调查和举办活动等多种方式,呼吁市民树立文明祭扫新风,用实际行动守护好梅州的绿水青山。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清明期间,我市绝大部分市民均采取献花、植树、网络祭祀等零碳、低碳方式祭拜先人,全市仅发生2起林区违规使用明火案件,且均未酿成山火。由此可见,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努力和大部分市民观念的与时俱进,如今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态已经融入了清明新民俗。

  “思亲莫使烟火扰,文明平安祭先人”。缅怀先人的行为值得被尊重,但我们在尊重祭祖习俗的同时,更呼唤文明祭祀新风尚。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本有清洁明亮之意。假如我们在祭拜先人时大肆焚香烧纸、燃放爆竹,搞得墓地乌烟瘴气,甚至引发山火,不仅有违清明的本义,更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实为不智。

  天灾不能避,人祸犹可免。经调查,导致31名扑火人员不幸遇难的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的“元凶”为雷击火,系一棵云南松遭雷击后闪电经树干传导至地下,引燃地表腐殖层而导致的山火。诚然,“天灾”不可预知,我们也无力回天,但是对于不少“人祸”,我们只要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就肯定能防患于未“燃”。我市近几年清明期间森林火灾逐年减少直至“零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保护生态只有现在时。期待全市上下继续努力,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以保卫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为己任,严防死守各种不稳定因素,坚决筑牢森林“防火墙”,切实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