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寻亲永不言弃,等待下一个奇迹

04.04.2018  11:07

  新华社成都4月3日电(记者吴光于)4月3日,寻找失散女儿24年的成都滴滴司机王明清,终于和她的亲生女儿团聚。而王明清一家24年后的团聚,是记者近年来从事寻亲报道,见证的又一个奇迹。

  王明清说,寻亲的路上,他遇到过许多好心人。有人给他发微信红包,有人为他免费做寻亲广告,还有很多陌生人不停地给他鼓励。正是这些好心人,成为他寻找女儿路上的动力。而新闻媒体成为推动这次奇迹发生的直接力量。

  2017年2月以来,多家媒体对王明清寻女的故事进行了报道。

  2017年6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女儿,等着我!》,一石激起千层浪。帮助王明清找女儿,一时间成了一场全社会参与的公益行动。

  报道播发后不久,众多志愿者联系到记者,一时间涌来大量线索。

  为方便交流,四川省公安厅、成都市公安局的打拐民警和记者组成了“寻找王启凤”工作群。2017年6月以来,记者跟随民警奔赴河南汝州、广东中山等地寻找,一次次希望被点燃,又一次次因为DNA比对的失败而陷入僵局。虽然经历种种波折,但参与工作的人们却从未言弃,誓将寻找女孩进行到底。

  4月1日,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胡丽在“寻找王启凤”工作群里发出比对成功的结果,记者也忍不住喜极而泣。

  4月3日,在四川成都,民警为王明清一家宣读《被拐儿童身份确认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截至目前,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成功帮助近5000个家庭团聚。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处处长蒋晓玲从事打拐工作20余年。她强调,寻亲家庭和怀疑自己是被拐卖的子女,主动到公安机关采集DNA,是寻亲成功的关键。

  “一定别放弃,希望就在前方。”蒋晓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