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8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今年安排4385.65亿 落实十九大重大战略部署

27.01.2018  17:07

  记者从新鲜出炉的《广东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发现,2018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十九大重大战略部署安排相关资金4385.65亿元,占总支出的83.6%。重点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如何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加强统筹 财力支撑

  突出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首先是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财力统筹,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源头防控的职能作用,支持防范其他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为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省财政预算安排9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发力冲刺本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计划收官之年。

  今年省财政还安排213.06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比上年增长18.8%。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新一轮提标,连续三年每年每亩提高4元,提标幅度比上轮增加一倍,2018年平均补偿标准提高到32元,居全国前列水平。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将支持振兴实体经济 作为投入重点领域

  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十方面重点工作中,首先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此,我省财政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支撑。

  在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将支持振兴实体经济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2018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2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安排20亿元支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安排21亿元支持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安排2.3亿元并统筹其他资金支持4K电视网络应用与影视等产业发展;安排4.2亿元支持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同时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7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其中,安排8.9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安排5亿元实施10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安排11.53亿元实施各项重大人才工程。

  在支持加快构建开放型新体制上,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支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安排5亿元落实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10项措施。

  ●如何支持发展“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资金 总规模近1055亿

  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我省突出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排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9%,规模历年最大,增长幅度历年最高;加上其他用于“三农”的资金,总规模将达1054.54亿元,充分体现了我省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全省工作“重中之重”。

  具体来看,安排257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污染防治减排及垃圾处理,全面推进魅力宜居乡村建设。安排167.85亿元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排81.7亿元加强农村水利、交通建设,完善“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管理等,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同时,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其中水稻每亩每造保额从400元提高到800元。支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将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从每年每村8万元提高到10万元,按照每村(社区)5000元的标准补助欠发达地区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等。

  ●主要矛盾转化怎么适应

  对粤东西北 实施差异化考核和补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省将以更加精准的、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将坚持财力下沉。据了解,2018年省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3725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占比。

  同时,为促进粤东西北发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投入436亿元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加快建成交通网络化体系;安排16.3亿元深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产业共建,优化区域间生产力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改变把粤东西北作为同类地区的思维定势,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补助标准。其中,对粤北地区强化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激励,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8.8亿元;对粤东西两翼地区强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激励,支持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我省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兜底能力。比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将原中央苏区县、海陆丰革命老区贫困县、少数民族县中心卫生院等建设项目补助比例从80%提高到100%。省财政还安排6项底线民生支出176.3亿元,继续提高底线民生项目补助标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或居全国前列。

  ●民生实事怎么“

  一件实事尽量对应 一项具体项目

  去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为民生类支出,今年的预算编制继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其中省级预算安排2384.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坚持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首先是支持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在资金安排方面,全省财政共安排758.97亿元,同口径增长23.2%。而且今年我省优化了十件民生实事的项目遴选方式,选取群众关切、兜底线的民生项目,一件实事尽量对应一项具体项目。

  对事关人民切实利益的一些重点民生项目,足额落实财政资金。安排101.96亿元加快提升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安排142.23亿元提高义务教育保障和发展水平,安排近20亿元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安排11.5亿元支持实施文化补短板等。

  今年,我省还将落实一系列针对基本民生和底线民生提标政策,比如,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年450元提高到49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从每月120元提高到138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55元;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900元提高到1000元等。

  ■特写

  今年预算编制更细化内容更丰富

  “钱怎么花看得更清楚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首日,不少代表拿着沉甸甸的预算草案及参阅材料步履匆匆:“今年整个草案有4500多页,增加了很多内容和报表,预算编制更加细化,内容也更加丰富,钱怎么花也看得更清楚。”有代表说。

  原来,我省打造公开透明预算账本,今年内容更加细化,报表由去年的88张增加到92张。同时新增2018年专项资金用途表,按目录表、用途表、总体计划表、备选项目表列示,四张表从“总到分”从“粗到细”,条理更为清晰。

  对代表关注的政府债务问题,预算草案还首次公布全省分市县债务余额、新增债券项目用途、债券发行具体信息等。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编制的2017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和2018年预算绩效目标审核情况,共有38项报告,涉及资金近千亿元。今年预算草案厚度增加主要是这一部分。绩效评价情况更加透明,这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