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拉伯“代购”眼里的“一带一路”

11.03.2016  23:57

原标题: 一个阿拉伯“代购”眼里的“一带一路”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朱小龙 晁旭 袁全)在中国待了没几年,埃及人穆罕默德变成了“代购”。

  每次回国探亲,他都会给亲朋好友精心准备点儿中国货,茶叶、瓷器、充电宝……五花八门。

  去年他给家人的礼物是3部中国产努比亚智能手机。

  新手机让弟弟阿卜杜惊喜异常,乐呵呵地玩起了自拍。但很快,阿卜杜就发现了手机的“bug”(问题)——没有预置阿拉伯语输入法。毕竟这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设计制造的产品。

  一番周折,阿卜杜在应用市场下载安装了阿拉伯语输入法。这款中国手机是否会出现其他“水土不服”的问题?至少,阿卜杜目前还没遇到。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两年中国企业加速开拓中东市场,小穆的代购生涯也有了新变化。

  小穆说,现在埃及市场上的中国商品多了起来,特别是手机等电子产品和摩托车,不需要再像以前大包小包从中国往家带。

  最近,埃及女孩娜明在开罗家门口的City Stars商场里买了部华为手机。这是专为阿拉伯语用户量身订制的产品,娜明自然不会遇到输入法之类的烦恼。

  当然,这次愉快的购物也让娜明没少破费,她在商场的华为手机专柜花了2000埃镑,虽然折合人民币不到2000元,但这差不多相当于她一个月的收入。开罗虽是埃及首都,可城里的一些平民月收入能有个三五百埃镑就不错了。

  娜明确实有些奢侈,但追赶时尚是年轻人的风格,哪里都是如此。更何况对于埃及人来说,有钱就花,不大积攒,这也是传统的一部分。

  小穆们现在的希望是“一带一路”能让更多的中国公司到埃及投资,带来埃及急需的技术和资金。

  他们的梦想很快就将照进现实。

  1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埃及和伊朗期间,中国与三国签署了50多项合作文件,涵盖经贸等多个领域。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的宏大格局日益清晰。

  习主席在开罗阿盟总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参与中东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包括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同时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正在此间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国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院长马宗保说,宁夏已举办了两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认可度不断增加。

  阿拉伯人到底有多喜欢中国产品?记者想起一件往事。前两年在开罗工作时,办公室附近一个卖水果的老大爷曾托记者能不能从中国帮忙买个收音机。

  埃及很古老,但也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落后。一个收音机,哪儿会买不到?可人家就要“Made in China”。为什么?没有答案,可能这就叫情结吧。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企业一定会继往开来,加强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外长王毅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

  这让小穆对“一带一路”充满期待。不过他还将坚持“代购”生涯:“中国那么大,还愁买不到新鲜的礼物?我会一直买些带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