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线一期轨道全线铺通
2016年底将开通的地铁七号线一期又迎来了关键工程节点完工!7月25日,在鹤庄至官堂区间,随着最后一排轨道在隧道里合拢,七号线一期全线的轨道在历时6个月的紧张施工后,正式宣告铺通!地铁七号线一期机电负责人张长生表示,全线轨道铺通后还要进行后续的收尾工作,而进展较快的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将于本月底率先移交开展各项运营调试,其余各段将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陆续移交。
设3个铺轨基地加快施工
当天上午,施工人员运用撬棍、起道机等对位工具,将鹤庄至官堂区间最后两节轨排连接成为一体,技术人员用道尺等检测工具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了严格检测。至此,全线轨道宣告顺利贯通。在不远处,焊轨机已就位,下一道工序长轨无缝线路焊接作业即将展开。
据了解,地铁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至大学城南站)全长约18.6公里,共设三个铺轨基地同步施工。为了保证轨道工程如期完工,施工单位中铁五局精心策划施工方案,在高峰期加大了人力、机械和周转材料投入,3个铺轨基地由原来的6个整体道床作业面增加至8个,轨道车由原来的6台增加至9台,铺轨车由原来的12台增加至16台,高峰时共投入5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6台铺轨龙门吊全面开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守安全质量关,大力开展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培训,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多区段增设减振降噪措施
张长生介绍,为了降低对部分区段的影响,七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根据环评报告的要求,在行经官堂村、市头村、广东工业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和万博商务区等多个区段合计6190米,主动增设了减振降噪措施。
如在房屋密集的官堂村、市头村一带,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减振性能最优的液体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预计减振效果可达15分贝以上;而在广州南站、汉溪长隆站、万博商务区、广东工业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和大学城南站等区域,采用了高等级的梯形轨枕减振道床,预计减振效果可达10分贝以上;在其他敏感区域则采用中等减振道床,预计减振效果可达6分贝以上。
出入段线至谢村站月底率先调试
在当天轨道铺通的现场,张长生表示,为了给七号线一期年底开通试运营创造更好的条件,进展较快的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将于本月底率先移交开展各项运营调试,其余各段将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陆续移交运营调试。据了解,七号线一期轨道工程分三段移交运营调试,其中,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进展最快,本月底可移交运营调试,而鹤庄至大学城南站和谢村至鹤庄站预计分别于8月底和9月底移交。
当天上午,即将移交运营调试的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同步进行冷滑试验。“轨道工程在铺通至移交运营调试前,还要进行冷滑和热滑两项重要的试验。”张长生介绍,冷滑试验(即不带电试验)就是在接触网不受电的情况下,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滑行,对接触网系统进行动态试验检查。其目的是检查各系统设备安装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是热滑试验的准备阶段。而热滑试验(即带电试验)是在地铁运营线路送电的情况下,依靠地铁试验列车自行运行,对地铁供电、信号、通信、线路、机电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的一种试验方式。
当天,地铁集团组织约30人,动用接触网作业车、试验用受电弓、照明及监控装置等设备,对七号线一期大洲车辆段出入段线至谢村站正线及所有岔区的接触网系统进行动态试验检查。试验中重点观测接触网系统的拉出值、受电弓与绝缘子及有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汇流排中间接头、汇流排终端、分段绝缘器、线岔的过渡状态,以确保接触网和受电弓接触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七号线一期为建设速度最快线路
据了解,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至大学城南站)是新一轮新线建设中建设速度最快的一条线路。地铁集团宣传部负责人许坤杰通报,自启动七号线一期建设以来,番禺区政府高度重视制约地铁工期的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前提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线路的建设。地铁集团和参建各方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为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达的任务,早日开通七号线作出了最大努力。截至目前,七号线一期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8%;9座车站全部封顶,正进行附属结构施工;8个区间已全部贯通;大洲车辆段累计完成86%,已具备接车条件;全线轨道已铺通;全部车站进行设备安装施工,全线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完成约60%。计划今年年底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