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市场七成以上蜂蜜产品或多或少掺假
业内人士爆料称,市场上七成以上蜂蜜产品或多或少存在掺假的情况,那么市民对蜂蜜持什么样的态度?市场上蜂蜜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市民能不能对蜂蜜产品进行检测,最终买到货真价实的蜂蜜产品?
市场上蜂蜜价格悬殊
7月31日下午,记者在省城两家超市对蜂蜜产品的相关情况进行探访。在其中一家超市蜂蜜产品销售区,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了多个厂家的几十种蜂蜜产品,价格从二三十元一瓶至五六十元一瓶不等。
虽然蜂蜜产品比较多,但货架前选购的市民却寥寥无几。记者在蜂蜜产品货架前观察的十多分钟内,只有两名市民在这里查看了蜂蜜,但最终并没有购买。记者询问其中一名市民时,这名市民坦言,“不知道真假,不放心,想了想还是别买了。”
看到记者对蜂蜜产品如此感兴趣,销售人员也热情地为记者推销了起来,“买桂花蜂蜜吧,相较于槐花蜂蜜来说,桂花蜂蜜属于比较好的种类,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当记者问到这些蜂蜜是不是纯正时,销售人员笑了笑,没有回答。
随后,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另一品牌的蜂蜜,并表示,这种蜂蜜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之前给你介绍的蜂蜜,虽然经过了人工加工,不过没有添加任何物质,只是经过人工加工浓缩而已。”销售人员看记者对之前的桂花蜂蜜情有独钟,又补充道。
在另一家超市的蜂蜜产品销售区,记者同样看到选购的市民并不多。价格也相差甚远,最便宜的蜂蜜产品甚至降到了11元375克,“这么便宜,我们都怀疑。”有市民表示。
掺假蜂蜜目前难鉴定
市场上蜂蜜质量良莠不齐,市民该如何保证蜂蜜的质量呢?通过检测是否能鉴别掺假蜂蜜呢?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任药师宋希贵接触蜂蜜产品比较多,据他介绍,目前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并不能完全检测出蜂蜜是否掺假,“目前的检测方法只能堵住一些低级的造假,现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据宋希贵介绍,关于蜂蜜产品的检测,主要是对一些物理指标的检测,其中影响大的主要包括折光率、酸度、淀粉和糊精、5-羟甲基糠醛以及葡萄糖含量检测。而这些物理指标的掺假比较容易,经过掺假之后的蜂蜜,检测之后的数值很难区分是天然形成还是后期人工添加的,“不管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添加的,体现在检测数据和结果上,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宋希贵称。
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宋希贵也对市场上目前蜂蜜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发现,由于蜂蜜属于纯天然产品,是不可能完全造假的,只是会有不法分子进行掺假。掺假的方式无非就是掺假葡萄糖增加其甜味和葡萄糖含量、以及人为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蜂蜜产品的粘度。
“不可否认,对于这两种造假,目前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基本无效。”宋希贵解释,虽然大家对掺假蜂蜜是深恶痛绝,但由于检测成本较高,再加上添加本身的限制,很少有人会对市场上的蜂蜜产品进行检测。
宋希贵介绍,由于蜂蜜属于天然形成的产品,只有蜜蜂才能酿造出来,检测方法上限制较多,“最好是在源头上进行管理。”宋希贵建议,目前蜂蜜产品的加工门槛较低,也不乏一些小型企业进行加工,如果将蜂蜜产品大规模进行生产,并在养殖、产蜜、灌装等生产环节进行监管,将会极大改善这个市场的现状。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郭传京 刘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