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6万人“亲近”梵高 感映艺术大展完美收官
原标题: 近36万人“亲近”梵高 感映艺术大展完美收官
梵高闭幕
梵高闭幕
梵高闭幕
当我画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发出骇人的光和热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梵高说,作为画家,星空、向日葵、麦田,流动的笔触中他坚持展现万事外物的生命力。而在他逝世125周年之际,一场感映大展运用科技影像技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8月30日晚上8时30分,随着第357627位观众入场,为期4个月的“凯迪拉克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上海站完美落幕。这场在新天地太平湖上举办的梵高艺术盛宴,共计接待了近36万人次,尤其是最近两周,展览魅力不减反升,每天人气爆棚。除了影像技术,包括艺术衍生品、油画市场、入画互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全方位的营销让这场展览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梵高大展上海站不仅给艺术展览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开拓和启迪,也为上海的艺术盛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置身浩瀚星空
近36万人感受梵高一生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艺术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孤芳自赏者,而是人人都可触摸的生活必需品。”市民朱女士在观展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确实,和以往的画展不同,在梵高大展上,每位观众似乎都历经了一次奇幻冒险——《向日葵》从墙壁生长出枝桠,《星夜》的熠熠光辉由天花板泼洒而下,加了动画效果的风车轮子在转动,列车压过地面发出和铁轨摩擦的声响,把人们带往19世纪的梵高家乡。35块高清巨幅屏幕带来的奇异观感,美得令人心惊的巨幅画卷,伴随古典音乐曼妙的视觉听觉的双重体验。35分钟的循环播放,让观众深刻又纯粹的感受梵高一生。
科技感映艺术
拓展展览新鲜模式
无论从票房还是口碑,脑洞大开的梵高展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和关注,没有原作,却能让参观者从一个全新角度了解梵高。
采用了最新的SENSORY4
感映技术,将多媒体画廊与度身定制的展厅巧妙结合,将多屏幕投影技术和梵高的绘画艺术相结合并发挥到了极致。贯穿始终的互联网+思维,也让梵高大展一热再热,网上预售票、网络预约参观制、全场免费WiFi、鼓励拍照刷屏等多样体验,多重举措齐下,打破了传统美术馆观展的禁忌和不便,从用户体验出发办展,带给沪上艺术展览业带来全新的启迪。当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听说“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后,他表示,到美术馆、博物馆的人毕竟不多,如果通过这样的展示方式,经典艺术作品就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将来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也需要有这样的展览,比如说在纽约、在阿姆斯特丹,如果我们也用这种展览方式展示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作品,就能够将中国文化更多更广地推送出去。”
不止于“梵高”
“脑洞大开”普及艺术
除了展览本身,为了让市民和艺术更加“亲近”梵高,在互动上,梵高大展也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主办方在双休日不定期举办艺术讲堂公益活动,对此,中方策展人周谊女士表示:“梵高展本身就是一次殿堂级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展览,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普及作用。而配合展览推出的艺术讲堂,让专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与我们举办梵高展的初衷完全一致。”
而作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画市场则为油画爱好者和观众构建自由、亲民的交流空间。来自川美、广美、上大美院等学院派的青年画家都拿出了优秀作品,以不超过5000元的价格出售,已有多幅作品成交,让更多普通观众了解了这些年轻的画家。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从梵高展汲取灵感,开发了一款能让观众自制油画的“入画”软件,在“入画”官方微信上就可以玩耍起来。每位观众只要发送一张照片,十分钟后即能看到以七种油画大师风格重绘的这张照片的油画效果,如果满意还可以在线选购自己定制的成品油画,让油画更亲民更有趣味。而梵高大展的衍生品如手机壳、笔记本等,也受到了观展者的青睐。据主办方介绍,在结束了上海站首轮展出之后,梵高大展马不停蹄,将继续在北京、杭州等多城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