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平米水塘曾垃圾遍地,公益诉讼促其重焕生机

12.06.2019  08:30

大洋网讯 5万平的水塘,突然变成垃圾填埋场,臭气熏天村民避而远之。检察机关果断出手,提起公益诉讼,昔日美景就在眼前。

11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永带队视察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在从化区大石古水塘,曾经被垃圾遮蔽不见天日的水体,如今已现绿树白云倒映其中的景象,在云雾的映衬下仿佛一幅山水田园画。据介绍,近日的一次检测显示,水塘表面水质达到Ⅲ类水。

这一变化得益于一场公益诉讼。

几年前,这里是另一幅景象。这方面积过5万平方米,深度可达百米的水塘,原本是从化鳌头水泥厂矿坑积水形成,被人承包后两三年间变成了一个大垃圾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肆意倾倒,导致水塘水质乌黑,苍蝇乱飞,臭气熏天,附近居民深受其扰。而承包者并未办理任何垃圾填埋许可。

2016年2月,广州市检察院就此案向广州市中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决张玉山、邝达尧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将涉案水塘恢复至符合农业使用用途,并赔偿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1050万元。广州中院于2017年2月一审判决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该案也是广州市检察机关第一件民事公益诉讼案。

不仅如此,从化区检察院还向鳌头镇政府和从化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两单位此后作出行政决定责令当事人清理水塘,监督当事人打捞漂浮垃圾近6000吨。而张玉山等人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案件目前也已由从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此外,检察机关还深挖办理了时任从化区环保局副局长徐骏翔等三人涉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已作出判决。

尽管如今水塘环境已得到改善,办案检察官也坦言,因仍有大量垃圾沉积在水塘底部,打捞难度大,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视察组成员和检察机关还就公益诉讼目前存在专项资金欠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共谋应对之策。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沃生还建议,从化区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结合实际重点关注垃圾收集、养殖管理、旅游资源保护等问题。

【数说公益诉讼】

审查公益诉讼线索3454件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广东被列为试点地区。

广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虹介绍,截至2019年5月31日,广州检察机关共审查公益诉讼线索3454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960件(其中民事诉前程序案件85件,行政诉前程序督促履职案件1875件),提起公益诉讼60件。公益诉讼审查线索数、诉前程序督促履职案件数、支持起诉案件数和提起公益诉讼案件数均居全省首位。

专项监督152条黑臭河涌整治

周虹说,检察机关聚焦监督重点,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其中针对广州人口密集,河涌污染严重的情况,部署开展“黑臭河涌”整治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先后协同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巡河、清淤、治本等工作,推动全市152条黑臭河涌初步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

针对固体废物随意倾倒现象突出的问题,部署开展固废污染防治专项活动,先后办理了涉案倾倒固废垃圾数十万吨的从化大石古水塘案、花都卫洁垃圾厂案等一批典型案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点赞。

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240.95吨

针对食药安全领域违法行为易发多发问题,部署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以食用农产品、超市食品、网络餐饮、校园餐饮、保健药品销售为监督重点,共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50件,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240.95吨,先后向侵权行为人索赔惩罚性赔偿1533万元,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保障广州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

此外,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突发公益安全隐患,检察机关还部署开展“疫苗类药品安全”、“校园安心餐饮”专项监督活动,全市检察机关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监管履职,同步参与“飞行检查”,并及时将检察监督和行政执法履职情况对外公开,既监督又支持,共同消除监管隐患,消减民众恐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督促清运处置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33万吨

据介绍,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共督促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耕地、林地2200余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河道51公里,督促清运处置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33万吨,督促整治违法养殖场和企业241家,先后向侵权行为人索赔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费近2亿元。

同时,做好对相关行政机关的督促履职和支持起诉“双推进、护国资”工作,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亿余元,督促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6790万元,督促保护国有财产182亿元,督促违法企业或个人赔偿损失2亿余元。

图/文:广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