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东莞“一号文”现象 用政策红利推动转型升级
从制度设计上深化改革,每年发产业“礼包”,用政策红利推动转型升级
猴年春节前,东莞推出系列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文件的消息,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上。这份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下发的文件,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引起了境内外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东莞“一号文”首次引起关注。从2013年起,东莞市委市政府在每年年初都会对外发布“一号文”,送出产业发展“大礼包”。近年来,东莞“一号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上,彰显了领航全局的纲领性作用。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护航
2013年初,东莞市委在全国率先出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若干意见,推动全市由制造大市、出口大市向创新强市、开放强市转型;市政府则推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2014年,东莞市委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东莞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考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列出330多条具体改革“干货”,全面回应了社会的改革期待;市政府出台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扶企力度,扶持实体经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15年,东莞市委发布全面深化法治东莞建设的实施意见,率先系统部署法治政府,探索制定政府权责清单,提出一系列“莞”味十足的创新举措;市政府出台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更加明确凸显东莞“制造业立市”发展思路。
2016年,东莞市委“一号文”提出深入推进“三个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则推出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提出了50条务实措施,壮大东莞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是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纵观四年来的东莞市委“一号文”,均聚焦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上,逐渐探索出东莞从一般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改革探索“急先锋”
回顾四年来的东莞推出的8个“一号文”不难发现,在紧扣中央、省精神之下,东莞的一些步伐却早已迈开在前,再次证明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
以2014年市委一号文为例,当年,东莞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最先发布改革路线图的地级市之一和广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后全省第一个推出改革意见的地级市;而2015年1月,东莞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制造2025”战略,彼时,我国也正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当年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制造2025”显得格外眼熟。而此前,东莞的一些改革和探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此外,东莞“一号文”另一大特点是瞄准产业、注重实效。2013年市府一号文各项减负措施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约35.5亿元,为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委一号文件则向外界说明“在东莞不仅可以做传统的制造业,更可以搞总部经济、研发基地和科技产业”,通过实施货物贸易改革后,每年还可以为东莞企业减负约5亿元,两个文件相当于直接能为莞企减负40.5亿元。2014年市政府一号文,进一步加大扶企力度,扶持实体经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扶持措施50条,扶持资金和减负资金达101.8亿元。
政策红利推动发展
“从制度设计上深化改革,用政策红利去推动发展”。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年来,东莞“一号文”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在异常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取得稳中有进的好成绩,“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相继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进入“千亿美元俱乐部”,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迈上1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进入1万亿元俱乐部。全市引进培育一大批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5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10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增至12和34家。
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