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元”开公司 被商改激活的老板梦
今年3月1日起,在东莞“1元”就能开公司,早期来莞务工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有创意的大学生掀起创业潮,今年以来新增2万多企业。
白纸,黑字,红章。
看着“法人”后面是自己的名字,8月6日,拿着营业执照走出南城工商分局大门,刘文才如释重负,“这次是自己做老板了。”
刘文才是湖南平江人,在东莞工作生活了近20年,做过十多份工作,他一直渴望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东莞买房置业,将来和孩子在东莞一起安居乐业。
刘文才只是东莞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借这次工商行政审批改革的利好,刘文才与媳妇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南城蛤地盘下了一家店铺,加盟一家连锁便利店。
心怀创业梦,商改也锦上添花,圆了无数创业人士的老板梦。
来自东莞市工商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01030户,这是东莞市场主体首次突破60万,经济实体总量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今年3月1日起,在东莞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出资期限、出资方式的限制,即“1元”就可开办公司,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各类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创业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今年前7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25405户,同比增长38.03%。
梳理今年新开办的2万多家企业,不难发现,早期来莞务工一族,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目前已掀起了创业潮;而不少有创意的大学生,借着电商、互联网等渠道,也办起了创意型企业;同时,早前一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在拥有一定客户和技术渠道后,也开始华丽转型,由职业经理转型为公司老板。
创业类
来莞20年间换了十多份工作
告别流水线开便利店当老板
深吸一口香烟后,刘文才吐着烟圈笑了。“别人说三十而立,我这是四十才起步。”
1975年腊月,刘文才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小山村里,家里比较穷,上面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1994年高中毕业后,他随老乡进了虎门北栅的一家服装厂。在流水线待了一年,刘文才结婚了,此后便开始了频繁的跳槽。
没技术没文凭,刘文才只能在小厂间转来转去。“20年来,至少换了12份工作,”刘文才说,频繁地换工作,没赚到钱,人也被弄得特别疲惫,2000年的时候,本来谈好了学模具,但因为拿不出1000元学费最后没学成,只好进入一家商场当保安。
“那时,工资不高,我经常会仔细观察,哪些货卖得好,哪些货最赚钱。”有一天,刘文才和老婆说,“将来自己也能开一家店,那多好,你收钱,我进货,天天可以数钱。”
为了这个理想,刘文才小两口又辞工了。不过,这次是有备而来,他们一起入职了一家连锁便利店,“干了整整五年,从进货、摆货、换货,便利店虽小,但中间的细节和流程非常繁琐。”刘文才坦言,“这是我做过时间最长的工作。”
五年来,夫妇俩在抚育两个孩子之余,还积攒了15万元。“今年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小女儿上初三,我们就和老板说,自己准备开一家便利店,老板也非常支持。”
刘文才说,“如今年龄也不小了,家里田地也荒了,回到家干不了庄稼活;在东莞工作了二十年,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小孩也大了,该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了。”
昨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也坦言,东莞第一代农民工渐入创业阶段。林江长期关注东莞经济发展,他认为,早期进入东莞的务工人员,文化不高,技术含量低,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城市转型过程中,写字楼门槛高,也无法适应家乡的生活,进入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进行创业也不失为一条阳光通道。
刘文才昨天告诉记者,所有手续一个星期之内就办好了,连烟都不用发一根,与老家不喝两杯不办事相比,这简直是个奇迹。
如今,刘文才的便利店开业快一个月了。昨晚,刘文才盘算了二十多天的开支和收入,“这比在工厂里上班强多了,虽然累一点,但有盼头”。
离开流水线,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刘文才只是数百万工人中一个小缩影。由于门槛低,资金需求又不太高,很多三四十岁的务工人员将批发、零售、小吃餐饮,当作自己人生创业的第一步,这也是东莞商改中,批发零售行业市场主体激增的主要原因。
今年前7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的47.63%是批发和零售业,占到了31071户。3万多个刘文才们,终于在东莞圆了老板梦,开创了从务工到创业的新征途。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