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保险业将步入黄金时期
本报报道,市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首次提出将保险业建成东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20年,全市将实现保费收入600亿元以上。
去年,东莞保险业保费收入为258亿元,而在五年后的2020年则要达到600亿元以上,增长的幅度并不算小,不过,考虑东莞种种经济因素的演变,超额完成这一目标不在话下。而要达到600亿元目标的关键是,保险业能否开发出更多的与顾客消费体验契合的保险产品。
各国保险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保险业高速成长时期,往往发生在可支配收入高速增长时期,两者之间容易生成共振的现象。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在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时期,恰恰也是企业和公民个体最忧虑风险的时期,而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无论是企业还是公民都可拿出剩余,为将来不测的风险投保。
就东莞而言,未来几年也可能是可支配收入高增长时期,特别是对于那些即将步入中产阶级的人口更是如此。始于2008年的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到了拐点时期,而转型升级也致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将大面积流出。再加上互联网+的推展,更多的劳动人口将进入到收入稳定、增长均衡的技术型企业、资本型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不仅白领阶层,而且,也包括蓝领阶层中的技师群体,都有可能进入中产阶级群体,而他们更可能构成商业保险的主要消费人群。
另一方面,在劳动力红利萎缩、机器换人和互联网+等因素更强烈地影响经济走向的语境下,东莞企业已经进入分化时期。在这一态势下,那些成长势头良好的企业,也会萌生和增加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管控企业风险的动机。在欧美国家,企业投保是保费收入一个重要源头,而其中一个强烈的动机就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张,不可测的风险加剧,而为了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害,交易对手之间都在各类交易合同加入商保条款,投保已成交易合同的必备要件。
东莞已经设定了建设金融强市的目标,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组成部分,理当成为东莞建设金融强市的一部分。东莞保险业理应创新更多的保险产品,特别是开发出符合中产阶级需求的保险产品,开发出减低企业风险的保险产品。欧美保险业为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团队等创设的“关键先生”人身保险、交易合同的交易物险等都是东莞保险业可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