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力帮扶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产业共建精准脱贫 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莞韶双创(装备)中心 资料图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程玮坚)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这是中国共产党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产业共建强底气,人才“智援”鼓士气,精准帮扶接地气——近年来,东莞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全力帮扶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大力推进韶关、揭阳精准扶贫,对口支援云南、新疆等地。
如今,东莞帮扶足迹已达万里之外的南疆,以“地区所需、东莞所能”,全力支持援建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同奔小康。
产业共建强底气
今年年初,“双塘印雪”景区近万株白梅开花,引来了许多游客,一夜之间,莞韶城刷爆了韶关人的“朋友圈”。
莞韶城,位于韶关市芙蓉新城核心区域,它是东莞、韶关产业共建对口帮扶的重要平台。在东莞的推动下,如今园区一期已完成开发,吸引了快捷键电子商务、星火创客等60多家企业进驻,商务楼使用率超过60%。
莞韶园,莞韶两市又一个产业共建项目。包括都市丽人粤北产业基地在内,莞韶园拥有工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共43家。这“一园一城”的崛起,见证了东莞、韶关近十年携手发展的光辉岁月。
产业共建,是东莞对口支援的“法宝”,它不仅让韶关脱胎换骨,也让黄沙万里的南疆地区,以及云南昭通高寒贫困地区,相继走进了工业的“春天”。
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广东最大援疆项目,位于喀什市郊的草湖镇,占地10平方公里。在东莞的推动下,如今产业园一期30万锭项目全部投产,二期30万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三期40万锭项目已经动工。三期项目共计投资46.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30亿元,创造近5000个就业岗位。
在建设纱线生产基地同时,一批纺织服装企业纷纷落户。如今,纺纱、织布、印染、家纺、服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草湖镇崛起,带动着周边种植棉花的群众迅速走向工业文明。
产业共建是一种“双向输血”,不仅造福了援建地区,也为东莞制造提供了战略纵深的空间,为东莞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土壤。都市丽人韶关生产基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除了带动韶关就业和经济发展,也通过总部为东莞带来了产品销售的税收。
总部在东莞,生产环节在外,这种帮扶模式将开创东莞与援建地区多方共赢的崭新局面。
人才“智援”鼓士气
近半年来,每逢周一,新疆兵团三师医院门诊量就会大幅上升。为了看东莞援疆医生的“专家门诊”,不少群众不惜坐上几个小时的车,赶两三百公里的路来到喀什市区。
智力援疆是东莞对口援疆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年初,我市继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发力,组织10名教师、11名医生到三师图市工作,东莞援疆医生、援疆教师的能力很快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成为了东莞援疆的“新名片”。
不过,在东莞援疆人才眼中,他们并不是过来“顶班的”,把技术留下来才是关键。为了让“东莞技术”扎根南疆,援疆医生每周开办“科内”“院内”教学活动,结合实战案例,把最宝贵的经验无私倾囊相授。为了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东莞援疆教师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了“公开课”,还以“师徒结对”方式,手把手帮助当地骨干教师提升汉语水平。
东莞的人才队伍不仅挺进了新疆的学校、医院,还深入韶关的深山老村。去年,我市派遣246名干部进驻韶关对口帮扶村庄开展帮扶工作。在犁市镇大村村,“东莞队长”带领村民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经营葡萄种植园。今年初,30亩葡萄全数种下,这个项目为133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新增2400元的收入。
为了确保不漏一人,“东莞队长”挨家挨户登门走访,为当地贫困户建立了详实的“数据库”。一年来,东莞驻村干部共排查农户12686户、37911人,补录贫困户362户、1134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中,东莞创新了人才帮扶、智力援建思路,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进一步完善“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等帮扶模式,加大对当地人才传帮带的力度,帮助当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点燃了他们奔向小康的希望之火。
精准帮扶接地气
今年年底,云南昭通麟凤社区贫困户李甫友一家四口将告别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搬进麟凤社区小寨示范点新建的楼房。一同分享这份喜悦的,还有麟凤镇120户、56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项民心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450万元,当中来自广东扶贫协作的帮扶资金就有1000万元。
村心公园、健身广场、村民图书屋、活动中心……走在韶关大山脚下一个扶贫村子里,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回到了东莞。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去年的安岗村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无人问津;如今村子里种上了枫树、芭蕉树、琵琶树,鸟鸣声声,浓密的负离子,让人感觉就像走进了公园景区。
从种地到开机器,家庭收入从不到一千元猛涨到三四千元,还住进了两房一厅、免租金的“夫妻房”……过去的一个月,对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张炳宦、任宗仙夫妻俩来说,简直就像一场美丽的梦。起初些许忐忑怀疑,如今已是满心欢喜,对兵团草湖镇的崭新未来,两人充满了期待。
今年5月,东莞援疆干部“牵红线”,东莞对口援建、帮扶的三师图市、云南昭通“喜联姻”,两地建立起劳务协作长效机制。今后,三方将合力推动云南昭通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试点工作,一举解决昭通困难群众就业、南疆人口结构优化等问题。该项创新举措获得三师兵团高度评价,被誉为东莞对口援疆又一特色品牌。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东莞不仅通过产业共建、人才援建打通了当地经济的“任督二脉”,通过“造血”让援建地区有了长远发展的根本。同时,更着力解决当地困难群众“燃眉之急”,通过解决就业、住房等关键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数说东莞对口援建
70%
据统计,去年我市落实帮扶资金近3亿元,以产业帮扶、转移就业等方式,帮助3948户8254人率先脱贫,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内,我市将再帮扶3471户11571人脱贫,实现相对贫困户脱贫退出率达到70%。
226个
据统计,2010-2017年,广东省汇聚东莞等7个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之力,累计投入三师图市支援资金35.73亿元,位居对口支援各省市之首。迄今为止,我省累计实施援疆项目226个,直接用于基层和民生资金分别占援疆资金的90%和85%以上。
6886人
从去年起,东莞对口帮扶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现已投入1亿元帮扶资金用于搬迁安置、危房改造项目,努力为贫困群众改善居住条件。预计新建住房17.2万平方米,安置贫困人口1802户6886人,其中建档立卡1487户55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