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凤岗试水互联网+气象 大数据进入多元化时代
2014年5月11日,凤岗镇永盛北路,多辆汽车被淹。(通讯员 温阳 摄)
凤岗在东莞全市首设镇级气象服务站,整合气象、应急、三防信息资源,解决特定区域气象预警“最后一公里”难题
东莞时间网讯 当举家完成转移后,张永亮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在5月23日正午暴雨来袭前的半个小时,他收到了一条暴雨黄色和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息。这条信息被他看作是“救命信息”,让他成功躲过这场“雨劫”,使得自己靠卖农药为营生的小店没有遭受损失。而去年“5·11”凤岗那场暴雨,至今仍让他觉得“很受伤”。
张永亮从去年损失几万元到今年“零伤害”的背后,是因为凤岗建起了气象服务站,让全镇天气预警不再“慢半拍”,为凤岗各村应对气象灾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东莞市人大常委会的督导下,一个“互联网+气象”的新模式在凤岗悄然试点,专业而又为市民所需的气象服务,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进入多元化的时代。
半小时的价值
“如果能提早半小时获悉天气预警,店面或许还不至于损失几万元。”
时至今日,凤岗竹尾田村张永亮回想起去年“5·11”特大暴雨带来的损失,记忆犹新:“如果能提早半小时获悉天气预警,店面或许还不至于损失几万元。”
凤岗四面环山,地势低洼。去年5月11日特大暴雨,带来271.5毫米降水量,造成东深河、石马河水位迅猛上涨,导致沿线河段河水漫至地面,造成市政排水倒灌。
一时间,250多亩农田变成一片“汪洋”,农田旁的农药店也未能幸免。水一下子漫入屋内,还来不及将货物搬放到高处,就连人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最终,张永亮夫妻俩眼睁睁看着店内货物“打水漂”。
农田变成“汪洋”,竹尾田村也变成“泽国”。农田保护区的不远处,竹尾田村居民楼水淹深度高达2米,2000多名群众在暴雨中被紧急转移。
在凤岗镇农林水务局副局长廖锦球眼里,这只是凤岗受灾程度的冰山一角。当天,东深河沿岸村庄多处水浸,镇中心区内涝严重、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出现大面积停电、房屋倒塌……一个个紧急信息接踵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5·11”特大暴雨造成凤岗镇房屋倒塌64间,受淹房屋2300多间,受浸车辆860多辆,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滑坡,直接经济损失5600多万元,成为全市受灾最严重的镇街之一。
“领教”过暴雨带来的破坏力后,张永亮自此非常关注天气预报,手机定制了天气预报信息服务。5月23日12时,暴雨来袭。当日,张永亮提前半小时收到一条暴雨黄色和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息,他便连忙将店内货物搬运至店后山坡上的房子里,并按照防御指引将家人安全转移。所幸的是,这次降雨,张永亮的农药店没有遭受经济损失。
从损失几万元到“零伤害”,张永亮农药店受灾的转变,缘于一份人大代表建议带来的变革。竹尾田村干部赖悦冲告诉记者,如今包括张永亮在内,该村90%农户的手机均能及时收到天气预警信息。
暴雨过后
建立基层居民免费、无缝隙地享有突发预警信息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
“5·11”特大暴雨,引发市人大代表、凤岗镇委书记朱国和的反思:预警、应急仍需提前。朱国和认为,东莞镇村经济发达,开发力度大,流动人员多,人口密度高,地理气候环境比较脆弱,灾害天气种类多,局地性、突发性明显。
无论是2013年“3·20”超强龙卷冰雹灾害,还是去年“3·30”大暴雨和“5·11”特大暴雨,都表明气象灾害具有“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同样的气象灾害,在东莞镇村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更为严重。由此可见,基层应成为东莞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
在此之前,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主要针对全市,点对点的精细化气象预警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特定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需求。
另一方面,以“3·20”超强龙卷冰雹灾害为例,这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市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不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曾多次强调,必须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预案工作,解决好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多次气象灾害的发生,气象服务作为气象部门直接面向公众的窗口,被推到了变革的最前沿。事实上,虽然气象灾害无法避免,但是通过有效的防御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所在。今年1月,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朱国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
朱国和建议,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加快镇街气象服务站建设,健全基层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加大对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建立面向基层的气象科普宣传机制。
特别是在打通基层预警“最后一公里”方面,朱国和建议,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基层居民免费、无缝隙地享有突发预警信息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同时,建成与省对接、市镇一体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推进基层应急、三防、气象等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