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同待遇 东莞分阶段推进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10.03.2016  14:01

东莞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是解决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何建文 摄

东莞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通道上,将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逐步调整入户政策,为在莞合法稳定就业满5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参加社会 保险 满5年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提供入户东莞的途径。东莞市委政研室介绍,按照东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规划进度表,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0%,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1%,实现60万本地和90万外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对于曾香桂代表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还有欠缺的问题。市委政研室介绍,东莞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这是东莞为促进社会融合实施的重点探索,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以更大力度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人“进的来、留得住、过得好”的决心,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体现。

市委政研室表示,除了完善入户政策和居住证制度外,重点要通过提升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比如在教育方面,一方面,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重点通过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和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等方式,分阶段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未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随迁子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其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市委政研室表示,目前东莞市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均已覆盖至常住人口,仅有小部分受可支配财力等因素限制,尚未实现全覆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义务教育问题。可以说,东莞市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是解决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

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多次进行协商,创新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在保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每年招收2.8万名随迁子女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投入3.9亿元实施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政策。以2016年购买5600个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位为基数,按以后每年递增20%的幅度增加购买学位规模,至2020年共将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购买学位10.36万人次。另一方面,市财政增加投入2.6亿元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帮扶力度,使更多在民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逐步享受更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样本

长安投入逾10亿元改善教育等公共服务

作为东莞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长安镇的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可谓十分艰巨。一份调研情况汇报显示: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长安镇外来人口有618703人,户籍人口4.7万人,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十几倍。2010年开始实施的积分入户工作,由于条件较高将不少人挡在入户政策之外。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已经影响到当地企业招徕人才。记者从拥有上万员工的长安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企业的员工子女就面临入学难问题。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娄青生表示:“目前长安镇只有一所公立中学,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入户东莞才能避免参与竞争。”但由于员工大多为农村户口,很少有愿意迁来东莞的。员工子女入学问题因此日趋紧张。近几年集团平均都会有50多名员工子女有初中教育需求,但长安镇政府只能帮忙解决其中的10%,剩下的都得自己参加积分入学来解决,这就导致了部分员工选择离开公司。

针对这些问题,长安镇于2015年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0多亿元,规划占地面积为1129亩的人文生活区,规划建设实验小学、新长安中学、新长安医院、养老中心、高级人才公寓、文化生态休闲公园等公共设施。新建的学校将为外来人口增加5000个学位,以求逐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吸引人才落户长安。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将得到提升,加快实现公平共享的社会机制,破解城市化难题。

对于一部分不想入户或者无法按照积分入户的的优秀企业人才,长安镇还推出了创新探索建立“优才卡”制度,主要针对“ 投资 纳税型、学术技能型和企业推荐型”三种人才。持“优才卡”的非长安户籍人才可享受子女入学教育、医疗、住房优惠、就业、投资创业、文化、政治待遇、户籍、退休托管、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从2015年4月1日开始,接受全镇符合要求的非长安户籍人才申请“优才卡”,上年度共发放500张,持卡的外来人口可以享受到户籍人口的权利。

数说

“十三五”期间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情况

●投入3.9亿元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以2016年购买5600个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位为基数,每年递增20%购买学位规模。

●至2020年共将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购买学位10.36万人次。

■履职情况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

将农民工声音反映给最高权力机构

2016年,是曾香桂履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4个年头。

曾香桂,湖南新宁人,由于小时候家贫,她16岁初中毕业后就回乡担任小学代课教师。1999年中专毕业后来到东莞,在东莞的10多年里,她从文员、副主任、主任,一直升到副经理、经理。现担任东莞瑞丰物业公司的助理总经理、工会主席。2011年,曾香桂当选为东莞市横沥镇的人大代表,踏上了为农民工群体发声的道路。2013年,她当选为东莞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当选那一年的全国“两会”,曾香桂购买了一支录音笔,这成了当时媒体竞相报道的 新闻 ,也是她首次通过媒体在公众前展示自己。曾香桂说,自己始终选择直面媒体,而不是逃避躲闪。“只有通过媒体,百姓的心声才能被表达、被听见。”

认真思考基层问题,脚踏实地开展调研走访,每年,曾香桂都会认真撰写一年的履职经历。在2015年,她向横沥镇人大提交《关于建立好人有好报帮扶激励机制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形成了《横沥镇道德模范“圆梦计划”暂行办法》在全镇实施。针对员工和企业主反映社保费用过高的情况,她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强化社保费用缴纳及使用的一些建议》,提出了降低社保费率、保障社保费用增值保值、完善补缴社保费的通道等6条建议,将农民工的声音以建议的形式反映到全国最高权力机构。

从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起,曾香桂就接管了省总工会南方工报的“海燕信箱”。2015年,全年共接到来信16封、来电30个、来访5单。曾香桂说,通过“海燕信箱”,她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与农民工保持了紧密联系。此外,她一有机会就深入新莞人家庭了解需求。

每年,在参加完全国“两会”之后,曾香桂都会将见闻与基层干部、工友们分享。她还有一个贴心的小方法,就是购买会议的纪念封送给工友。这样一份特殊的纪念品,拉近了全国“两会”与基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