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努力由“中间城市”向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转变
东莞培育了水乡新城、常平、塘厦等组团中心。图为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塘厦镇区。记者 胡国球 摄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成果草案(以下简称“总规草案”)描绘了未来15年东莞城市定位、空间格局的蓝图。
在城市定位上,总规草案提出了“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努力从“中间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的策略。
在内部空间布局上,东莞首次以“ 经济 区”理念统筹城市发展,形成了“一中心四组团”的新组团格局。
这也成为总规草案对城市总体规划上的最大亮点。
A
东莞城市新坐标
2001年,《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获批。东莞定位为珠江入海口东岸重要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国际制造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时隔14年,总规草案提出“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与以往定位相比,延续了制造业名城的定位提法,突出了生态文明在未来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强化了东莞的自然山水资源特色,也是贯彻建设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城市群的要求。
东莞定位三大“关键词”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表示,与15年前相比,国家宏观发展形势、东莞现实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东莞新城市发展目标有三大关键词。
“制造”是作为东莞最有竞争力的、带有城市品牌意义的和实体经济基础地位的特色,需要继续保持和突出强调。“国际制造名城”是对以往“国际制造业名城”的深化,强调“制造”而不是“制造业”。东莞要以制造业为立市基础,依靠创新,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产业,打造世界制造中心,从单纯的“世界工厂”转变成为“国际制造名城”。
“生态”是东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珠三角地区城镇发展方向已由过去“讲速度、拼规模”转向了“讲质量、拼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是东莞在珠三角区域竞争中能否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都市”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携手港澳建设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城市群的要求。东莞作为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和利用东莞独特的区位、产业、配套优势,大力培育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中心”
在城市规划空间格局上,总规草案提出“分区统筹、强心育极、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空间发展策略,构筑“沿江、面海、环山、多组团”的城市特色风貌空间。
在“对接湾区、联系广深”中,东莞要努力从“中间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
东莞处于穗莞深发展走廊,是广深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具有典型的通道型特征。东莞区域干道以南北向为主,城市内部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的比例较高。同时,大部分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重大交通枢纽等主要依赖于周边城市提供。
市规划局认为,东莞城市空间呈现外向性空间结构,未能形成独立的空间体系,中心服务职能不完整。
与“中间城市”相比,区域中心城市要有相对完整的中心服务职能,要有一个强大的城市中心,还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综合枢纽。而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一定范围的区域腹地,与腹地间形成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
为了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东莞首先需要一颗强壮的心脏。中心城区是代表东莞参与区域竞争、与周边城市进行“品质之争”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东莞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要承担此重任。
未来东莞将从被动接受辐射,到主要承担区域服务职能,重点突出东莞作为“国际性采购展贸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珠三角产业服务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珠江口东岸休闲消费中心”区域职能定位。
东莞瞄准的不能仅是广深
市规划局表示,对东莞的定位中要正确认识在国家和区域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要参与珠三角世界级都会区城市群建设。
为此,东莞要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提升东莞在珠三角和深莞惠的区位优势。同时,完善高快速路网骨架系统,强化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以及镇街道路的衔接优化。完善各组团内部道路系统,构建以组团中心为核心,联系各个镇街、功能层次分明、道路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
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建设水平,提出要推动“广佛肇清远、云浮”、“深莞惠 汕尾、河源”、“珠中江 阳江”三个新型都市区建设。
观察人士认为,“区域城市中心”依然没有摆脱在广深中寻找生存空间的思路。东莞的应当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在“深莞惠汕尾、河源”的“3 2”都市圈中给自己更高的城市功能定位,不仅仅是接受广深辐射,也要向周边扩散东莞的影响力。“作为区域中心的东莞,不能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散落珍珠,而应当成为串联‘3 2’都市圈这串‘手链’中那关键的一颗。”
B
城镇群中心“3+6”
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强力推进,东莞32个镇街迅速实现“就地”城镇化,客观上促成了东莞组团式的城市格局。
20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修编。之后,“一主三副两支点”被提出,“一主”即主城区;“三副”即虎门、常平和塘厦,以其为城市副中心;“两支点”即松山湖和虎门港。
而总规草案将未来东莞划分为“一中心四组团”,形成了不同于东莞以往任何时期的新型组团,确立了3大城市核心和6个组团中心,形成“3 + 6”的城市新格局。
“经济区”统筹的必然之路
长期以来,东莞传统的城镇片、山区片、丘陵片、水乡片、沿海片和埔田片的片区式组团划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镇域经济为主的格局下,土地、能源、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等瓶颈日益凸显。
市规划局认为,过去东莞的分区发展理念是一种单纯的空间划分方案,组团统筹实施路径不清晰,缺乏体制机制支撑和政策保障,实施成效不明显。
2012年,东莞开始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水乡地区“10镇一港”统筹发展,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用经济区域的概念代替行政区划,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
2014年4月8日,《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编制工作动员会议提出,要完善组团式城市发展规划,按照“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转变,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此次总规草案提出的正是基于“经济区”下的组团发展理念。
组团发展不搞一刀切
总规草案以同类型经济区一体化理念统筹镇街(园区)发展,实施分区统筹战略,以组团为单位,跨镇域整合协调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设施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差别化的组团引导和调控政策,形成差异化的资源供给,以适应新的区域竞合的需要。
这是东莞城市总规编制思路的巨大变化。
市规划局认为,此次组团发展思路与以往最大的的区别在于治理模式的转变和可操作性的提高。“一中心四组团”架构将改变各镇街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大组团去面对新的区域竞合,以更高视野,在更大区域里、更高平台上集中和高效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要素,以培育更高层面上的竞争优势,提升东莞的区域地位。同时,在各个组团现实发展条件出现较大差异的背景下,通过公共资源配置适当倾斜与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相结合,优化城镇发展整体格局,取得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东莞将不再是简单的镇街参与区域和全球经济,而是若干个都市区来面向区域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