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精准扶贫 提升村民获得感
拨出校内配套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全面铺开饮用水工程,启动村民关爱互助基金。同时,把脉穷根,规划产业扶贫项目。记者从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莞工”)了解到,学校对口帮扶韶关乐昌市黄圃镇斗湾村和应山村。自2016年4月确定对口帮扶任务以来,周密组织,发挥优势,精准发力,并与东莞驻韶关工作组和地方政府加强协调,探索高校精准扶贫发展之路,着力提升村民获得感。
拨出扶贫专项资金铺开饮用水工程
据统计,莞工向斗湾村和应山村合计拨出校内配套扶贫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项目扶贫和村集体公共设施建设等,并要求做好学校帮扶资金投入使用的甄别工作,切实用好学校帮扶资金。
韶关乐昌市黄圃镇斗湾村和应山村属于石灰岩地区,长期存在饮水难问题,广大村民对解决好饮用水问题热切期盼,要求十分强烈。解决饮用水问题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学校领导经过赴村调研,在驻村工作队开展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的基础上,学校于2016年10月初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帮扶村的村情民情,提出了把解决“吃水难”问题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要求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黄圃镇党委政府、水利所及乐昌市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莞工党委书记成洪波主持会议研究督导,并多次要求校扶贫办跟进此项工作。为推进饮用水工程,莞工还与同是帮扶乐昌黄圃镇的东莞东江水务公司、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开展饮用水工程专项工作。在校领导的关注推动和东莞市驻韶关工作组领导的协调下,乐昌市政府于2016年12月中旬组织召开了推进黄圃镇饮用水工程建设专题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黄圃镇饮用水工程建设工作,早日实现自来水进村到户,为群众造福。
目前,斗湾村、应山村两个村的饮用水工程已全面铺开,通过从镇水厂扩网到村,现已经完成三分之二的工程量。
开展产业扶贫提升造血功能
2016年9月底,成洪波到黄圃镇斗湾村和应山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结合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快帮扶村文明建设的工作要求,提出设立村民关爱互助基金,基金将汇聚两村外出乡贤和其他社会力量把基金做大,切实形成互助惠民的良性机制。
此外,斗湾村、应山村都位于乐昌北部山区,文化信息相对闭塞,文化交流较为匮乏,文化视野也比较狭窄。高校是人才集聚之地,是文化高地。莞工在精准扶贫中,注重发挥高校优势,驻村干部也利用自身特长,积极开展文化帮扶。
东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文化帮扶将向纵深拓展,发挥高校的教育、文化、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化文化帮扶,组织相对贫困户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和致富能力,增强造血功能,助力脱贫,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文化帮扶路子。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选准产业,还能吸纳劳动力就近务工。斗湾村、应山村除了一部分人种植烟叶外,产业基础薄弱。为此,学校把选准产业扶贫项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抓紧抓好,让村民尽早有获得感。学校领导、校扶贫办、驻村干部对帮扶村的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项目规划。斗湾村组建合作社,合作社将与村里致富能人联合建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特色家禽养殖基地、茅镰鱼养殖基地、特色小吃(手信)加工厂,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及其他村民加入,共同提高贫困户、村民及村集体收入。
目前,斗湾村合作社成立的相关资料已经准备齐全,正在进行基地的选址和致富能手的培训。应山村把油茶种植和鸡苗养殖作为产业帮扶的切入点,联系彩林油茶种植合作社在应山油茶基地种植5000颗油茶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贫困户增收。同时,2016年底应山村为18户62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了480只鸡苗和饲料肥料,预计4月份可以出售。
编辑: 冯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