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锻造创业人才:面向本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
■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东莞理工学院借助毗邻优势,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等四个联合实验室。(本报资料图郑家雄 摄)
编者按
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工程化、产业化训练,不断探索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之路,推动“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东莞理工学院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典范,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昨日18版《教改一线》栏目以“东莞理工学院锻造创业人才”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本报特此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地方大学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不断探索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之路,以地区需求为导向,强调应用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科研投入和创新支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工程化、产业化训练,从而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地区发展,满足珠三角转型升级需求
地处具有完善产业链、良好工业基础与活跃民营经济的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针对珠三角地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紧缺的情况,调整办学定位,确立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办学理念。
“我们希望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管理组织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李琳说,“我们建设的应用型大学,不仅是对专业进行调整,更是对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大变革。”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与实践的对接,用现实的载体来学习理论知识;教材内容更贴合地区实际,结合企业需求,在课程中加入“企业培训教材”;教学方法上更多元化,强调应用。“以前听外校同学说,高等数学课就是做题,但是这学期我一上课就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老师会结合电子、电路,甚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来促进理解,感觉高等数学理论顿时活起来了。”今年读大一的小张兴奋地说。
正是因为明定位、重应用,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东莞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约80%留在东莞就业,其中70%以上服务在企业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线。从2010年的1452家到2013年的近2000家企业来校招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可东莞理工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产教融合,推动“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东莞理工学院近年以实施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各种条件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构建“卓越工程师”、工程人才等培养体系。
师资上,从200多家珠三角知名企业聘请220名从事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专家为兼职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入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优化、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研究上,东莞理工先后与中兴、西门子、华为、微软、IBM等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实验室,与横沥镇模具产业、大朗镇毛织产业、谢岗镇高端装备产业等专业镇及其支柱产业开展了深入协同,把生产研究现场“搬”进大学课堂里。“老师们讲的很实用。上课提到的问题,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碰到。”接受采访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说。
在实习方面,该校也与东莞松山湖高新产业区、市经信局、长安镇、横沥镇等12家单位建立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关系,在230多个校外企业、单位、部门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在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复合型创业人才
“美国硅谷有输出大量应用型人才的西北理工大学,我们要成为中国的‘西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指出,东莞理工学院不是在进行单纯的职业教育,而是在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型人才。
秉承这一理念,东莞理工学院成立了协同创新办公室,加强校校、校企、校地等合作,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了“中子探测与快电子技术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和“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四个联合实验室,建设了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与松山湖等单位(园区)进行协同创新项目对接,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的紧密对接。
为培育创业人才,东莞理工更是建立了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向全校招收了60多名创业精英班成员,邀请了17名企业家担任“导师”,已培育了6个创业团队,在今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终审决赛中获得3金8银6铜。在鼓励创新的学校氛围下,东莞理工的学生们也悄然发生变化:20多名本科生协同相关企业,成功研制出“桌面式3D打印机”,获得了“挑战杯”比赛国家二等奖、广东省特等奖,申请专利9项;50多名本科生参与中国散裂中子源机电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相关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已毕业的学生中有3名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