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东莞》第二集《山水相逢》28日播出:呈现多姿多彩的东莞美食文化
视频截图
“这个夏天,我的快乐停不下来啦!”观看完《山水相逢》的魏小姐激动的飞起,她喜欢的鱼包、烧鹅、海虾、蟹饼等美食在这一集中都出现了。
昨晚(28日)21:40,跟随着绵绵入耳、暖人脾胃的生动解说,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策划、联合稻来传媒拍摄制作的《寻味东莞》第二集《山水相逢》正式播出,为广大观众和食客带来一番山海交融的曼妙滋味。
视频截图
山海相迎碰撞出曼妙滋味
从高山到海洋,从水网密布到峰峦叠嶂,物产风味一路绵延,山高水长。
开阔的珠江入海口,淡水中和了海水盐分。交融的咸淡水孕育出独特的海洋生物——虾。虎门海鲜市场通宵不眠,美味的火焰醉麻虾、白灼麻虾等各种地道美食从这里走向厨房餐桌。
大岭山则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湿热的气候、密布的河网为鹅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大岭山烧鹅外皮油润筋道,肉质弹嫩多汁。料汁咸鲜中微透清甜,由表及里再次浸润鹅肉,是属于东莞本土的风味。
而在大岭山四十公里外麻涌,蕉蕾,即香蕉的雄蕊和花蕾,是麻涌人眼中的美味。去皮后的蕉蕾既拥有春笋的脆嫩,又含带秋葵的粘滑,蕉蕾煎蛋、香蕉焖鹅、香蕉扣肉、香蕉鲫鱼汤等美食同样刺激食客的味蕾。
同样在水乡,东莞人做鱼的智慧,集中的体现在那一口香甜的鱼包里。鱼包外皮劲道弹牙,猪肉内馅醇厚多汁,两种食材交相辉映,回味悠长。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第二集讲述东莞拥有非常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食材,碰撞出层叠不穷的曼妙滋味。地理物产形成的味觉基因早已深入血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慰藉美食。比如那由早稻磨成口感爽滑的米粉,仍是在北京工作的地道东莞人赵枫茵的最爱。
正如纪录片最后所言:一方风土孕育的独特物产,山水相逢,美味中标定着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视频截图
呈现出各个镇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食色,性也。对于广大观众和食客而言,美食的意义,除了背后厚重的人文故事之外,更直接地表现在口舌之快和内心欢愉上。
“来东莞六年多,我感觉快成为一个地道的东莞人了。”魏小姐直言,在东莞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寻味东莞》的前两集都有新发现,“第三集还会有怎样的美食和惊喜呢?”
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东莞丰富而独特的食材,不仅塑造了东莞人根深蒂固的饮食偏好,也在悄悄的改变更多像魏小姐这样在东莞生活的外地人。而这也正体现了东莞饮食文化的包容性。
“第二集《山水相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多姿多彩的东莞美食文化。”东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王志良表示,东莞临山靠海,沿海和水乡片区口味偏甜,而山区片更注重香,呈现出东莞各个镇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王志良直言,如果说第一集《得天独厚》让东莞人、让世界在“世界工厂”的认识之外,更了解东莞美食的话,那第二集则为观众和吃客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相关链接】
播出平台:广东卫视、腾讯视频、新浪微博
播出时间:7月5日(周日)21:40
全媒体记者 刘召 冯欢/文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