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5.11.2015  12:00
原标题:东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东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图片均由东莞市林业局提供

  旗峰山下。

  同沙生态公园。

  生态园湿地。

  11月24日,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在安徽省宣城市举行。会上宣布了包括东莞在内的21个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进行授牌仪式。东莞是今年广东省唯一一个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创建城市,由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接受牌匾。

  会上,袁宝成作了题为《森林城市建设助力世界工厂转型》大会发言。他表示,东莞坚持“工业反哺林业、生态促进转型”,通过大规模、跨越式的国土绿化建设,做好山、水、城、林四篇文章,逐步实现了城市与生态的均衡发展,使昔日的“世界工厂”羽化成蝶,变为今朝“森林进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的美丽东莞”。

  如何看待东莞成功“创森”?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认为,东莞等地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投资环境明显优化,而且培育了一批以森林为依托的绿色产业,促进了城市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了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竞争力。

   1.创建之路

  三年磨砺出成果

  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进一步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东莞于2011年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将珠三角地区打造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号召,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

  据了解,全市上下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强势实践,逐步明晰了“以生态促转型,以转型保生态”的发展蓝图,达到了全市森林覆盖率37.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平方米的生态目标,打造了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等一批生态经济新板块。

  近年来,森林城市建设改变了广大客商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印象,大幅提升了城市品位。近三年,全市先后引进投资6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过3100亿元。

   评价指标

  40项指标成绩优良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下称《指标》)的要求,东莞40项“创森”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评价标准,国土绿化建设再创新面貌。

  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7.4%,超过了《指标》规定的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的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5%以上的标准,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镇街森林覆盖率超过35%。

  “村屯绿化”指标也大大优于《指标》要求,据统计,全市540个村庄中,246个集中居住型村庄的林木绿化率达45.42%,294个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21.88%,分别大比例超过30%和15%的标准。

  “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全市发现野生植物1630种,生物多样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公众态度”指标,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5%以上,超过了《指标》要求的90%。“投入机制”指标,东莞共投入“创森”资金33.53亿元。

   “创森”之后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5%

  袁宝成说,接下来,东莞要努力维护好这块金字招牌,各项工作要求要更高,付出努力也要更多,力争每年都有新变化,每年都有新气象,再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推进,让东莞城市更漂亮、生态更优良、经济更、社会更稳定、人民生活更幸福。

  据市林业局介绍,东莞将努力建设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新增市级、镇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一批,加快完成威远岛、亚公山、红门山、常平旗岭、黄江蝴蝶地等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打造一批省级、市级湿地项目示范样板工程,力争将华阳湖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此外,东莞还将加强已建生态景观林带抚育,出台《生态景观林带管理办法》,结合林带沿线整体规划形成绿海或花海的景观效果,深入开展送苗下乡行动,村屯林木绿化率达35%以上,建成50个绿化布局完善、森林景观突出的森林家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5%。

   发言

  东莞成为大会首个受邀发言的外地城市

  袁宝成纵论山、水、城、林四篇文章

  一座工业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无疑,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东莞为中国工业城市群提供了一个别样、鲜活和可复制的样本。也正因此,大会主办方对东莞发言顺序做了精心安排。除了主办城市安徽宣城外,东莞成为大会首个发言的城市。

  袁宝成指出,东莞把生态环境当作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和居住环境的重要要素来对待,努力实现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的绿色崛起。具体来说,全市森林建设主要努力做好四篇文章。

   论山:建成绿道955.9公里

  做好山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添绿。早在1999年,东莞就提出建设生态绿城,从追求森林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全面封山育林。从2003年起,累计投入23.8亿元对国有集体林场进行整治,恢复其生态功能,建设了总面积达357.6平方公里的14个森林公园,并全部统一对外免费开放。

  为了优化美化这些森林公园,每年投入1200万元推进林相改造。同时,投资14.8亿元建成绿道955.9公里,将各大森林公园旅游景点及兴趣点200多个有机串联起来。

   论水:建成湿地公园14个

  做好水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塑魂。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建成湿地公园14个、总面积1400多公顷,形成了一批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城市“绿肾”,并探索出多种不同的建设模式。

  华阳湖湿地公园建成后,吸引了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在周边落户,公园附近土地租金增长8倍,华阳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约500万元,村容村貌村风有了很大改善。此外,东莞生态园湿地景区成为珠三角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论城: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51.8公里

  做好城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增景。按照“绿道穿城”的要求,在市内道路推广植树养花,形成高绿量、多物种、全覆盖的道路生态景观,打造出东莞大道、松山湖大道、水乡大道、环莞快速等城市绿色名片,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51.8公里。

  目前,全市共有休闲游憩绿地1287处,近3年累计新增222处。

  积极探索推行园林市场管养。东莞是国内首个试水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的地级市。市区、各镇街中心区园林绿化养护基本实现100%市场化,养护成本比改革前降低10%到15%,养护质量明显提高。

   论林:每年投逾2亿保护生态

  做好林的文章,为森林城市建设加劲。建立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市政府每年投入生态建设和保护资金超过2亿元,各镇街每年造林绿化资金不得低于财政支出的1%,在省、市财政对全市37.5万亩生态公益林给予每年每亩40元补偿的基础上,再对全市31.5万亩农村非经济林地给予每年每亩100元补贴,补偿标准走在广东省前列。

   声音

  水、空气、环境的治理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今天拿到了牌子,并不代表我们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就全部实现了。可以说,拿到牌子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契机,今后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扎扎实实努力工作,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

  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东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巩固、拓展和完善森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公园体系、湿地公园体系、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廊道、水旁、村旁、路旁的绿化,通过努力实现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东莞市林业局局长胡炽海谈东莞成功“创森”后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

  一座工业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无疑,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东莞为国内工业城市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真实的样本。东莞带来的启示是,通过坚持不断的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可以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能够让城市里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此外,要汲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走上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于宁楼点评东莞“创森”启示(靳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