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足球:一座篮球之城的“绿茵追梦录”
近日国家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若干意见,对相对落后的足球等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曾经辉煌如今沉寂的东莞足球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
东莞时间网讯 10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至此,中国足球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在新中国65年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面对这一历史性契机,作为近80年前曾经在奥运会上辉煌过、如今已稍显沉寂的东莞足球,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接下来又会有哪些动作,令人关注。
在过去的一周,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通过对东莞足球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一座篮球之城的“足球绿茵梦”,正呼之欲出,逐渐清晰。
“动作快点!跟上,传球……”
10月21日下午。东莞麻涌第一中学足球训练场。
天空正飘着小雨,训练场上却热闹非凡。
这是每天下午3点半两节文化课之后,麻涌少年足球队例行的足球基本技术训练。这样的训练,每次进行的时间大约在两个小时。
足球,这项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令无数人为之疯狂。而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足球带给国人的记忆,除了2001年冲进韩日世界杯时昙花一现的惊喜,更多的则是屈辱和泪水。唯一冲入世界杯决赛圈那一次,中国男足以三场小组赛一球未入、连败三仗的糟糕战绩衔恨而归。不久前的仁川亚运会,中国的金牌数依旧雄踞榜首,但包括足球在内的三大球,竟无一斩获。国家层面扶持足球等体育项目的计划迫在眉睫。
10月2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将足球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在新中国65年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面对这一历史性契机,曾经辉煌过、如今已稍显沉寂的东莞足球,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接下来又会有哪些动作,令人关注。
在过去的一周,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通过对东莞足球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一座篮球之城的“绿茵追梦路”,正变得逐渐清晰。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东莞贡献两国脚
说起东莞,人们总要想到她的篮球盛名。比如广东宏远、东莞新世纪等CBA劲旅;而提起足球,则鲜为人知。
其实,曾经的东莞足球,几乎撑起过中国足球的半边天。早在1936年,中国首次派团参加柏林奥运会,两名主力球员孙锦顺和黄美顺,均来自东莞。这支奥运足球队,曾被球迷认为是百年来中国最好的足球队。
1992年,东莞开始职业化足球之路,宏远集团进驻足球领域。这比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足足早了两年。当时,中国足坛8冠王大连万达以及传统豪门上海申花等还没出世。毫无疑问,宏远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元老。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在全国12支队伍,广东占两席:宏远和太阳神。这都是东莞人赞助的队伍。
冲着宏远足球的名气,当时,全国各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东莞学习踢足球,尽管培训费用不菲。
由于1990年代东莞足球市场尚未健全,加上球队大量投入却无法获得相应回报,球队难以为继,东莞两支红极一时的球队,之后逐渐衰败。
进入21世纪后,东莞足球也曾拿过全省的冠军。那是2003年,以原宏远男足俱乐部后备队为班底的“南城地产”俱乐部成立。南城体委从武汉、广西、沈阳等地挑选苗子,他们上午在校读书,下午接受足球专业训练。后来,这支娃娃军获得了2009年的省运会冠军。
随后几年,东莞职业足球渐渐陷入沉寂,就连曾经红火的校园足球,氛围也不如以前。东莞足球的发展似乎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东莞虽已无职业化成人足球队,但是,随着廖力生、杨超声等东莞走出的球员开始显露神威,麻涌中学、松山湖实验小学以及塘厦三小等学校的校队逐渐崭露锋芒,东莞足球似乎又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校园专职足球老师较为缺乏
2013年底,麻涌镇第一中学的老师李伟其曾进行东莞足球调查,并对东莞中小学足球运动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李伟其的调查报告,在全市321所小学、167所初中、65所高中,有场地设备、可供开展足球专项运动的学校约100所,其中包括11人制、7人制、5人制三类足球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类学校在职足球专业教师56人,分布在各镇街各类学校。这意味着仍有不少学校并无专业足球教师。
10月21日17时许,记者来到南城阳光第五小学,十几个孩子正在球场练习足球,他们的教练是曾任南城少年明星足球队教练的彭修涨。
“每天下午4时至6时,我都会组织孩子们来这里踢球。”彭修涨说,踢轮胎是每天的必修课,主要是锻炼孩子们摆腿、蹦腿等踢球的基本功。这是彭修涨煞费苦心独创的方法,目的是为给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培训。“足球就应该从娃娃抓起。”彭修涨说,自小培养孩子踢足球的兴趣十分重要,遗憾的是,东莞目前校园专职足球教师相对较为缺乏。
“有些学校连足球场都没有,更别说专职足球教师了。”彭修涨说,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校园足球时,已强制要求学校必须配备专职足球教师。“小学足球训练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中学足球队素质。目前,东莞许多小学并无足球训练队,校园足球氛围也不够浓烈。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培训,是发展校园足球的关键之一,东莞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
面向青少年的培训较少
2000年4月,东莞市足球协会成立,十几年以来,东莞市业余足球比赛如火如荼,不少群众乐于参与。
2012年,叶军任东莞足协会长,他表示,新一周期,东莞足球的发展重点是校园足球及社会足球,力求让东莞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
其实,在东莞,大大小小的足球场并不少。彭修涨也认为,东莞的足球相关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市民需要。不过,社会上,面向青少年培训的机构较少,校园之外,少有足球场可供青少年培训使用。
三年前,彭修涨和其他7名足球教练联合成立了“800足球乐园”,相互交流经验,共享教案,致力于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然而,令他们头疼的,是寻找培训场地。多数足球场供市民娱乐或比赛,而用于培训则成本较高。
后来,在南城体委支持下,南城金丰足球场免费供给足球教练培训青少年,教练在西平一带的足球场进行培训也可享受3-5折。
“足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为我们提供场地,我们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培养优秀的苗子。”彭修涨说。
好苗子不少,科学训练必成大器
令人欣慰的是,东莞校园足球不乏优秀苗子。
李伟其担任过多次全市中学生足球比赛裁判,他认为东莞青少年踢球的水平正逐年提高,许多有天赋、有潜力的足球苗子在比赛中涌现。
有一年的比赛,石碣崇焕中学一名队员给李伟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孩子盘带技术娴熟,过人技巧高超,颇有职业球员的味道。”李伟其说,东莞不少学校都有这样优秀的苗子,假如能进行科学系统训练,必成大器。
对于李伟其的说法,彭修涨很赞同,“东莞已有杨超声、李学斌两位本土小将名扬在外,胡威威、罗添、廖均健等也入选了U17国少队。”
彭修涨说,东莞的孩子参与足球的热情很高,很多家长不惜花钱请私人教练对孩子进行专业培训。“这些家长,有些本身就是球迷,有些则是希望孩子在足球这项运动中得到锻炼,他们当中有企业家、白领甚至普通的环卫工。”
彭修涨举例说,他有一名学生来自塘厦,每逢周五,他的父亲就会开车送他到南城培训。“有时候训练3个小时,他父亲一直在球场陪着他。”像这样的学生家长并不少,家长的支持也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这令彭修涨十分欣慰。
多办赛事 形成机制 提高学生参与度
据市教育局和体育局介绍,足球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东莞学生体育竞赛的常设项目。自2003年起,全市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学生足球比赛,分为初、高中男子组。不过,目前尚未有全市范围内的小学生足球比赛。
李伟其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没有成熟的竞赛机制保证,校园足球缺少长期性和主动性,再好的足球苗子也会被埋没,有的学校为应付比赛才临时进行练习,这些,极大地制约了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学校之间平时少有机会进行足球赛事交流。
松山湖实验小学刘庆华老师坦言,虽然松山湖实验小学和塘厦第三小学同为“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也少有交流机会。
彭修涨也表示,两年一度的中学生足球赛,部分学校参与度不高,每届大约10来支队伍参加。他回忆说,2003年前后,东莞校园足球气氛十分浓烈,南城的学校经常举行主客场交流赛,观赛的学生很多。“孩子们在球场上加油呐喊,这样的赛事不失为普及校园足球的好方法。”彭修涨说。
近期,国家教育部也表示要重点突出发展校园足球,争取在今年起逐步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事实上,近年来,东莞不少中小学校,也开始着手建设校园足球队。不少校园足球教练十分期待,希望以此为契机,迎来东莞校园足球的新发展。
声音
校园足球要有专项经费和人才作保证
目前,东莞暂无全市范围内的小学生足球比赛。小学六年是练习足球的最佳时机,希望能多举办全市范围内的足球比赛,加强各校之间的技术交流,培养学生的足球热情;还应该多引进教练人才,让专职足球老师进校园。
——南城阳光五小体育科组长 彭修涨
目前用于校园足球的专项经费比较欠缺,要发展校园足球,必须有充足的体育专项经费作保证。
——麻涌镇第一中学体育科 李伟其
目前东莞中小学校园足球做得较好的屈指可数。希望各校之间互相切磋、进步。假以时日,东莞足球一定可以和篮球齐名。
——松山湖实验小学体育高级教师 刘庆华
我今年11岁,学踢足球已4年。我喜欢足球,踢足球能给我带来快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代表中国参加各项国际大赛。——松山湖实验小学五(2)班杨戈语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足球了,令人欣喜。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我家孩子很喜欢踢足球,我支持他,不奢望他能踢出一片天,只希望他快乐踢球,享受这项运动就好。——学生家长李先生
部门回应
目前还缺专业教师和场地
对于东莞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相关部门一致表示,已留意到国家将加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相关报道,但尚未收到省里的相关贯彻文件。
据上述单位介绍,足球项目一直是东莞学生体育竞赛的常规项目。从2003年起,东莞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学生足球比赛。最近一次比赛是去年5月份2013年东莞市中学生足球比赛,初中组参赛单位有9个,高中组参赛单位11个。部分镇街也定期举办小学生足球比赛。
目前有两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别是松山湖实验小学和塘厦第三小学。足球开展情况较好的初中学校,有大岭山中学、麻涌一中和中堂中学等;高中学校有纺织服装学校、麻涌中学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这些学校一般都有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但目前,东莞足球还存在专业体育教师和民办学校足球场不足等问题。接下来,将根据国家和省的具体工作部署,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足球运动,推动全市校园足球发展,发掘和培养更多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草根足球:有氛围,好场地难求
东莞是一座篮球城市,篮球氛围浓厚,相比之下,东莞民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则逊色不少。记者进行调查发现,东莞草根足球并不缺氛围,但缺场地,尤其是较好的场地,另外,踢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问题。
■ 草根人物 1
张平 :四川人,南城周溪骏丰足球场“老板”。其实,“老板”只是球友们对他的一种昵称,其真实身份是江淮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骏丰足球场的管理,只是他的一份兼职。
企业出资建球场,每年亏损10多万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记者来到这里走访。
“老板,来箱水。”“老板,我们有几个哥们还没到,你先来做会儿门将吧。”……
张平一边应答,一边在场边忙碌。每天,从江淮汽车公司下班后,球场的管理工作随之而来,他这一干,就是差不多8年。
这是一块标准化的足球场,场地上铺的是假草皮,两个半场各有两支队伍在进行8对8的比赛,场边稀稀落落,坐着若干替补和观赛者。
仅从面积而言,骏丰足球场为江淮汽车公司所租用,既对内又对外。张平解释称,公司之所以租下这块地做球场,是因公司老板及高层都非常喜欢足球,但又发现东莞可以踢球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于是,出于非营利性的目的,租下场地,建起球场;尽管并不赚钱,甚至每年亏损10多万元,但因为热爱,公司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也为其他企业参与足球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谈及东莞草根足球的发展,张平非常有发言权,他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接管骏丰足球场管理工作已近8年。“东莞踢球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比较而言,球场就显得少了。我们这里经常都是满的,无论周中还是周末,有时很多球队订不到场,本来已约好的比赛只得取消。”
据张平介绍,来骏丰踢球的人,多是通过微博、微信或其他方式组建起来的队伍,以单位为主的并不多,踢球的也基本是成年人。“这些人基本都是足球运动的爱好者,但大家素质参差不齐,动作并不规范,很容易导致受伤。”
对于国家发展足球的决心,张平说,“从国家层面来推动,肯定会有很多人慢慢开始了解和接触足球,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可能会做一些类似我们这样的、有利于足球发展的公益性事业,这无论对东莞还是整个国家,都是好事情。”
■ 草根人物2
小陈 :贵州人,今年26岁,是一名普通的白领。小学4年级就开始踢球,技术细腻,盘带出色,体力充沛,尤其是重炮轰门的远射功力,常常令对方门将胆寒。来东莞后,小陈加入过多支草根球队,因能力出众,人称“孔卡”。
希望以后有裁判,多组织11人制比赛
小陈说,之所以小学4年级就开始接触足球,是因为当年和小伙伴们被日本的动画片《足球小将》所吸引,希望成为像太空翼那样的人。受此鼓舞,他开始和小伙伴们到铁路边的灯光篮球场踢5人小场,一两年下来,技术进步很快。
此后,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小陈踢球的习惯一直延续下来,球技也日渐精进。来到东莞后,他加入了多支草根足球队,每周踢球的频率在两至三场,比赛多时,甚至一周五六场。他说,足球带给他最大的收获除了身心的愉悦,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到一个新环境,只要有球踢,他就不感到孤单。
“足球锻炼身体,保持身材的作用就众人皆知了,我有好几个三四十岁的朋友,体力和身材都保持得不错,这都是足球的功效。”小陈说,作为一个篮球城市,东莞草根足球人员之多让他感到意外。
因和众多不同风格的草根球队交过手,小陈对于东莞草根足球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仅从草根足球而言,东莞球员小技术灵活,好多小个子球员都是技术型中场的好手;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脾气大,容易起冲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此外,很多人赛前不注意热身,这是缺乏专业精神的一种表现,比赛中很容易受伤。”
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小陈认为这是草根足球的福音,足球是竞技性运动,唯有比赛才能唤起踢球者的激情。他希望在各级部门推动下,比赛越来越多,组织越来越规范,尤其是裁判方面。另外,东莞民间11人制的比赛太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希望以后能多多组织。
■ 草根人物 3
小A :曾经是一名职业球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转了行。不过,由于热爱足球,平日只要有空他都会踢球。
足球要靠兴趣驱动,不能脱离学校教育
小A说,足球不是举国体制就能搞得好的,中国足球之所以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足球人口太少,巴西的很多球星都来自贫民窟,而中国学生打小就背负沉重的学业压力,根本无暇踢球。
“欧洲和南美的球员,大多是真正热爱足球才最终走上职业化道路的,反观我们,好多球员都是读书读不进去了,才决定以此谋生,我以前的不少队友就是这样。也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小孩走足球这条道路,大多是迫不得已,足球当然可以是谋生的工具,但一个行业,你自己都不发自内心热爱它,能做好吗?”小A说,中国球员到25岁左右时,一般就没有上升空间了。
小A认为,抛开其他因素,球员自身素质不够硬才是主因。“学习能力、性格习惯、情商智商等,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脱离学校教育去搞职业足球,再好的苗子都会被废掉。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跟不上,光凭力气和汗水练球,只会事倍功半。国外球员做一个动作就想好了下面三个四个动作,我们的球员只能想到一两个,造成再好的身体和技术也无法弥补。”
小A认为,东莞足球的希望,是从娃娃抓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