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个“医联体”连体不连心 患者仍难留
东莞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组建的“医联体”组织义诊活动。受访者供图
东莞试点大医院与基层医院抱团发展,医院盼配套政策
患者到了上级医院后,从 经济 效益的角度来说,不愿放手任何一个病人,向上转诊容易,向下转诊却很难,如何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就很重要。
———业内人士谈医联体面临的问题
大医院与基层医院“抱团”发展,让患者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专家服务以及绿色转诊。然而,东莞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组建的“医联体”试点数月后,目前仍是叫好不叫座。一些派驻专家则表示,由于基层医疗设备陈旧,实际难以发挥专家优势。而“医联体”相关人员也坦言,相关配套政策暂未完善,医务人员“连体”难“连心”。
“连体”成效不佳 病人数仍在下降
东莞一些山区、水乡片医疗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仍相对落后,不少患者宁可舟车劳顿,也要奔走市区或者周边大城市就医。以山区片的谢岗医院为例,根据今年上半年数据统计,该院日门诊量仅100余人,谢岗本地居民中仅有不到一半人选择在本土医院就诊。
让大医院与基层医院“抱团”,组建医疗联合体,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路径之一。今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在东莞率先试水,组建了首个“医联体”。从7月1日开始,东莞市人民医院派出了36名医疗护理技术骨干到谢岗医院执业以及10名医院管理人员入驻。同时,市人民医院还将与谢岗政府按照1:1比例, 投资 1.6亿建谢岗医院新院。
首个“医联体”摸索试点已有4个月,但是,这种“连体”成效却暂未显现。东莞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坦言,根据统计,从7月1日起至8月31日2个月来看,医联体的门诊人数、门诊收入、业务总收入等各项指标仍然在下降通道中,但跌幅较前有所收窄,住院收入有轻微上升。
医疗设备陈旧 专家难发挥作用
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分析,外因是谢岗镇人数大幅减少。据统计,谢岗常驻人口由2013年的最高约14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8万人,人口基数的减少必然导致就医人数的减少。而内在影响或者正是“医联体”试点中的难题。
一名呼吸内科的专家坦言,由于基层医疗设备陈旧,很多检查做不了,高新技术的手术也没法开展,碰到大病患者还是得往市区医院送,“但是,若医联体只是负责将疑难病人往市区送,那就成了转诊的中转点,也就失去了成立的初衷。”
此外,医院硬件也是患者继续流失的硬伤。南都记者了解到,由于谢岗医院医疗环境简陋,只有4个病区,专科精细化难以实现。“尽管有专家坐诊,患者也难留下来。”市人民医院有科室专家就坦言,“以前在市区一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但到了谢岗医院3个月,最多的一天也就只看了5个病人。”
人员积极性不高 将推行绩效改革
而两所医疗机构的合作,更是给管理带来了考验。“医联体”相关人员举例,比如在设备购置等方面,就无法如当初设想般顺利,“此前协议约定5万元以上设备,要由医联体三方同意购买,如今实行起来,感觉多头管理有不少难处,很难高效率完成。”此外,人事管理更为复杂。“主要是人员积极性不够高,双方医务人员也待进一步融合。”有相关人士解释,由于谢岗医院原本有120余人,大量专家入驻的同时,门诊量没有提升,“不少医生开玩笑,‘感觉可以去休年假了’。”
针对运行现状,目前,“医联体”也进行了相关调整。近期市人民医院已“搬迁”了一批医疗设备到谢岗医院,以满足医患实际需要。由于人力方面供过于求,市人民医院对派驻的专家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减少了入驻专家数量,另外,撤回了10多名专科带头人,调换成规范化培训的中层医护人员。接下来,“医联体”还将对医院成本核算和职工绩效分配方案进行改革,实行新的绩效分配制度,同岗同酬、多劳多得,增加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反思
医联体不能是简单“拉郎配”
近期,东莞市下发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到还将选取镇街公立医院与市属公立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并试点推进部分镇街医院与社区 卫生 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或组建医疗联合体。
不过,对于“医联体”组建,一些医院多存在担忧。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医疗机构多是自负盈亏,甚至处于“吃不饱”状态,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门诊之间甚至都存在市场竞争,“患者到了上级医院后,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不愿放手任何一个病人,向上转诊容易,向下转诊却很难,如何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就很重要。”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成都、合肥等多地都已尝试推行医院之间共建“医联体”,不过,有业内人士坦言,最担心的是“连体”不“连心”。而东莞多个镇街医院业内人士也表示,组建医联体,并不只是简单的“拉郎配”,还需要更多制度上的配套,比如财政的投入、双向转诊、人员薪酬等机制的建立,合作才能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