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严重过剩市场不温不火 智能音箱上演画饼充饥
近段时间以来,技术大亨们纷纷加入智能音箱的争夺战,包括苹果、联想、小米等,它们搭建生态平台,做流量入口,把智能音箱作为家居终端的必争之地。然而,由于技术门槛低、行业内没有明确产品定义,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标示为智能音箱的产品,价格也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随着未来市场的成熟化,必将淘汰大量的品牌。
近日,阿里巴巴与天猫商城联合研发“天猫精灵”智能蓝牙音箱,这也是阿里发布的第一款智能音箱产品。除了阿里,百度、腾讯、京东、小米、联想等也悉数到场。事实上,科技公司对家庭中心的争夺早已开始。
智能音箱是伴随着互联网云端大数据处理、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相关算法、人工智能训练学习算法以及硬件相关的语音降噪、回声消除、音源定位等相关生态技术逐步成熟的产物,与传统音箱相比,其核心功能已不再局限于音乐播放,由于增加了语音交互和智能学习功能,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任务:物联网入口。随着近两年亚马逊Alexa、微软cortana,以及Google Assistant等语音交互产品在智能音箱上的落地,语音智能所带来的交互方式革新,成为许多科技想象的落脚点。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走访市场发现,市面上所谓的智能音箱价格差距很大,便宜的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上档次的则要几万元,可以说处于一种乱象之中。很多打着“智能”旗号的音响,都只是用炫酷灯光、奇葩外形等冒充所谓的“前沿科技”,但在使用体验上,却与智能并不搭边,功能十分单一,仅仅是与手机连接播放音乐。
或者说,没有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层面的沉淀,很多所谓的智能音箱只是在“挂羊头卖狗肉”,甚至部分企业只是想借助智能音箱的热点,去蹭一波热度,终极目标是为了以后者为噱头,挣扎着生存下去。
数据显示,目前入局智能音箱市场的企业已超50家,预计到2017年底,智能音箱产量将突破1000万台。产量并不等于销量,据线上淘宝(包含天猫)销售数据显示,智能音箱品类的整体月销量还不到2万台。
在开发者的设想中,小小的音箱可以成为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宏大设想的入口和纽带。虽然在国内市场,智能音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科技产物,但时至今日并没有出现一款可以真正引爆这个市场的产品。
作为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之一,智能音箱市场成为众多科技公司想要占领的领域。但在国内,由于汉语的特殊性,这一市场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造成智能音箱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的原因很多,比如:汉语的语音识别和语义交互以及对话式交互技术远未成熟,设备提供的交互体验距离真正无障碍的人机交互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智能音箱的“核心价值”没有标准化,用户不知道究竟该为好的音质买单还是为智能买单;国内企业缺乏像亚马逊、谷歌那样跨越多个垂直领域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类似亚马逊对echo的补贴经营策略,对于要求利润的制造商来说很难实现。
有关专家表示,智能音箱市场如今虚火严重,应该降降温,很多企业并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九成以上企业将会被淘汰掉。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石飞月
编辑: 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