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的日本遗孤们如何成长?

08.09.2015  18:27

一位日本遗孤的中国养父母。王腾腾 翻拍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有谁会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亲生父母是谁、出生日期是什么时候、出生地在哪!可我全都不知道。”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宾馆的一间客房内,71岁的张爱庭对窗而坐,他时不时望向窗外。目力所能及的密山市,张爱庭无比熟悉,他在这里成长、生活与工作,至今已从密山市政协主席任上退休多年。从窗口遥望东南方向,是山,山那边是海,海那边,是日本。

若不是日本侵华战争,张爱庭将生活在日本,现在或许吃着太平洋里的生鱼片,喝着日本的烧酒。中俄边境的密山市对他来说,或许听都没听说过。

但是,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张爱庭知道,历史不能假设。如今讲述过往,张爱庭幸之所得,养父养母与双亲无异,本是异国他乡,却也是祖国故乡。

在中国,尤其是东北地区,不止一个“张爱庭”,他们身世相近:在战争开始时被带到中国,在战争结束时被遗留在中国。经历日军铁蹄践踏过的中国养父母用乳汁与爱让他们存活、成长,他们也用孝道与责任回敬中国父母。

撤退路上孩子被弃

“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志坤说,他与同事关亚新历时两年,行程万里,查阅上万份档案,整理了大量资料,对东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日本遗孤做了大量且翔实的调查。

这些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也有商人后裔,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张志坤表示,总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29个省(自治区)、市,其中90%分布于东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让张志坤与关亚新感慨的是,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在当时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中国被遗弃,且是被遭受过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躏的这一国家的人民所收养,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这些日本遗孤的养父母大多都已离世,在一些不多见的报道或调查中,对于孩子的收养,他们没有任何高谈阔论,最普遍的表述方式是“看着这孩子很可怜,不收养过来很可能会死掉”“有罪的是侵略者,孩子是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