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秘中国千禧一代:素质高 对社会议题开明

25.07.2016  12:40

  核心提示:中国城市地区的年轻人对一些社会议题有更开明的态度,对妇女权利更关注,对社会不公更难以容忍,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也会更无所顾忌地发声。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视野更国际化,会通过网络彼此联络。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4日刊登该报记者张彦的一篇文章,题为《访谈:对改变中国的千禧一代的描述》,文章摘编如下:

  现年30岁、旅居北京的英国作家兼编辑艾礼凯于2007年首次来到中国,在一个藏人村落里教英语。2008至2010年间,他在北京大学和清华 大学学习汉语,还开了一个博客记录学生生活。2012年,他创办了网站“蚁丘”,专门推广关于中国虚构、非虚构文学作品以及诗歌。他和汤姆·佩尔曼由此编 辑了作品选《在此间:一个作家群的中国故事》,已于近期出版。

  艾礼凯的新书《祈愿灯:新中国的年轻人》,是对六名出生于1985至1990年间的中国年轻人的特写。在一次采访中,他谈到了为什么中国的千禧一代十分重要,为什么把他们斥为不关心政治的物质主义者这一常见论调是错误的,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压力。

  问:每个国家的年轻人都很重要。我们为什么尤为需要了解中国的这代年轻人?

  答:我倾向于把这代年轻人看作楔子的尖头,他们正在推动代际的、社会的转变,显然这是政治没能做到的。这代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将引发我们自2008年以来不曾见过的变革,我就是从那年开始旅居北京的。我们只需要拿出更多耐心,静待这些代际转变水到渠成。

  问:你如何定义这代人?

  答:我会把生于1985至1990年间的这代人定义为夹缝中的一代。他们前边的那代人在改革开放初期长大成人,他们后边的那代学生,只看到一个更加自信和躁动的中国,对其他东西一无所知。上述两种状态之间的过渡,就体现在我书里写的这代人的生活中。

  问:你和你书里写的这代人年纪相仿,但要赢得他们的信任也有困难吧?

  答:我并未进行正式的采访,而是和他们一起玩,去KTV,一起旅行。当然了,我在他们眼里始终是那个K歌的瘦高个白人——这是比喻,也是实情,我的背景和他们大多数人截然不同。

  但我发现,只要你花足够多的时间与人相处,不用多久,同理心的鸿沟就可以弥合,你就能真正了解作为个体的某个人。因此,关键问题是你愿意花多长时间与他们相处——不必刻意挖故事,而是要建立关系,一边分享自己的故事,一边发掘他们的故事。

  问:你总共花了多长时间?

  答:我用四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其中两三年用来和这六个人相处,大量的写作和修改工作也耗费了许多时间。但当然了,这只是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 至于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前三分之二(按时间顺序)就是对往事的回顾,后三分之一是我亲眼目睹的情况,可以说就是我赶上了的那些事情。因此很大一部分工作是 跟他们一起穿越回过去,找出老照片、旧视频,跟他们一起回到他们的故乡,跟他们的父母以及朋友交谈。

  问:我们能从他们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答:我觉得他们已经在更深的社会层面给中国带来变化。韩寒曾是这一代的代言人,他说他从根本上是乐观的,因为这代人的整体素质比前几代人高。他们不会随地吐痰,也不会加塞儿。

  我认为不仅如此。事实上,中国城市地区的年轻人对同志文化等社会议题抱有更开明的态度,对妇女权利更关注,对社会不公更难以容忍,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也会更无所顾忌地发声。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视野更国际化,会通过网络彼此联络。

  我认为中国社会正向前发展,而这些年轻人对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他们更开放,尽管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我们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