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遭质疑 作者回应
6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该报告称,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消息一出,引起了网上的激烈讨论,有人质疑这一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为此,人民网科技频道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完成人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以下为采访实录:
人民网科技:您牵头编撰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经过媒体的报道,引发了较大争议。您怎么看网友的争议?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是我们完成的第14份报告,主题是工业现代化研究,全文80多万字。在讨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差距时,我们做了四项工作。
(1)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2010年中国属于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其中,中国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第57位,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世界第52位,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世界第59位。
(2)中国工业指标的发展水平。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环境和工业要素四个方面88个指标中,3.4%的指标达到工业发达水平,19.3%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67.0%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10.2%指标为欠发达水平。
(3)中国工业指标的国际差距。分析了2010年中国工业四个方面55个指标的国际差距,其中,7个指标相对差距超过5倍,10个指标相对差距超过2倍,其他指标差距小些。
(4)中国工业与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了2010年中国工业生产和工业经济的10个指标与14个国家的年代差,不同指标的年代差是不同的。如果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三个工业指标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法国大约落后100多年。
媒体报道的“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不是完整和准确的表述方式。
完整和准确的表述为:2010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为世界初等发达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同工业指标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差距有比较大的差别;如果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三个指标的年代差的算术平均计算,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和英国等大约落后100年。
人民网科技:这个“100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何传启: 具体计算方法是,先看2010年我国工业指标与发达国家哪一年的水平是相近的,计算出该指标的大致国际年代差;再对三个指标的年代差进行一个简单的算术平均,计算出三个指标的平均年代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指标的水平和差距是不同的;如果采用中国水平高的指标,计算出来的年代差就会小一些;如果采用中国水平低的指标,计算出来的年代差就会大一些。
所以,讲中国工业经济的国际差距,一定要明确是哪些指标的差距,否则容易误解。
人民网科技:您能否解读一下这个计算结果的含义?这个结果与人们直观上感受到工业水平有什么不同?比如德国铁路公司正考虑未来购买来自中国的列车及配件,与“落后100年”给人的直观感受不太一致。
何传启: 关于整体和局部的感知,有些时候不一致。直观感受往往是局部的,整体认知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我们国家既有高技术,也有低技术;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也有跟踪模仿的技术。高铁技术就是我国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成功案例越多越好。 目前,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既有地区不平衡,也有产业和指标不平衡,中国工业经济宏观指标的国际差距明显。例如,2010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9,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国的1/8,人均制造业出口值为德国的1/11。
人民网科技:这个“年代差”的计算结果对我国工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何传启: 国际差距分析是国际比较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的分析结果,可为政策分析提供一种国际参照。就是在你做政策分析时,需要搞清起点和目标,然后寻求合理的路径和对策,国际差距分析可以提供有关“起点”的信息。
人民网科技:《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这项整体研究包含哪些内容,它诞生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定量分析1700~2100年期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完成1970~2010年世界131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定量评价,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等。其次,简要讨论工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观点,阐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其三,理性分析中国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提出未来30年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三大议程,它是报告的重点。
我们知道,中国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既要面对先行国家所经历的诸多挑战,又要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和国际竞争。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计划,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2015年5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
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工业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共事业;制造业是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中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怎么办?我们从现代化角度,提出一个“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作为一种建议。
它的基本思路是:依照综合工业现代化原理,采纳两次工业现代化的精华,避免两次工业现代化的误区; 坚持“质量优先、创新驱动、环境友好”三个原则, 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工业创新议程、绿色工业议程”三个议程,重点推进工业质量、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的现代化; 加速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和智慧工业的转型, 迎头赶上工业现代化的未来先进水平,建设“工业质量强国、工业创新强国、绿色制造强国、世界领先工业强国”。
人民网科技: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议程?
何传启: 好的。首先是《中国质量十年议程》。
目前,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工业质量指标很多位于世界中下游,例如,中国工业产品出口许多是低端产品,部分工程和服务质量不高,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排世界第50位左右。未来10年,提高工业质量,应该成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第一优先,应该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
工业强国不能建在地摊上,必须要有更高水平的质量保证。建议全面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制定和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力争用10年时间(2015-2025),中国工业微观质量达到2010年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业宏观质量接近2010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工业质量强国。
建议举行“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启动仪式,宣布中国工业“向质量进军”;建立“中国质量管理中心”,重建企业职业技能体系,建立“国家质量巡回法院”,设立“质量检察官”等。
第二个议程是《工业创新议程》。
工业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原动力。工业创新可以产生新产业和新经济,可以导致新制度和新观念,可以驱动工业结构升级、工业质量提升、工业环境改善和工业经济增长。创新政策和创新资源协同作用,提高中端和高端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专利拥有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创新驱动不能没有发动机。建议落实全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制和实施“工业创新议程”,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和智能制造强国。力争用30年时间(2015-2045),中国工业结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业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工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工业创新强国、智慧工业强国和绿色制造强国。
建议打造工业创新驱动的发动机,组建“国家先进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工业创新伙伴计划”,组织实施“智慧机器人工程”,成立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局等。
最后是《绿色工业议程》。
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工业是自然资源采掘、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必然与资源和环境紧密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现代化原理,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结构生态化),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目前OECD国家环境指标与经济脱钩率超过50%。
我们认为,工业发展不能“一根筋”,不能只讲增长不讲环境。建议实施“绿色工业议程”,建设绿色工业强国,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共赢。力争用30年时间(2015-2045),工业环境影响主要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值,工业环境管理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值,工业环境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工业生态文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建议建立环境质量责任制和环境损失20年期内追究制,制定和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绿色工业园区,建立环境信息和污染企业定期公布制度,研制国家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战略等。
通过实施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三个议程,中国工业的世界声誉,要实现三次跃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量,从中国质量到中国标准,从中国标准到中国设计。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