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网上食品谣言你“中”了几招

29.07.2014  13:49

来源: http://zxb.ccn.com.cn/shtml/xfzb/20140728/239425.shtml

■本报记者 姚敏

  最近,有关食品安全的网上谣言将部分知名企业推向风口浪尖。食品领域网上谣言知多少?除伤及企业,谣言还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危害?消费者如何理性对待谣言?粉碎这些打着科技旗号的谣言,我们又该如何做?

   谣言频出

   众多食物“躺着中枪

   因为谣言,近日火腿肠和蛋白粉成了消费者最关注的食品。双汇新闻发言人刘金涛向本报记者介绍,进入6月份以来《火腿肠还敢吃吗?实在太恐怖了,求扩散》《双汇第二季度出现亏损,股价要跌破25》等谣言在微信、贴吧等平台快速传播。《火腿肠还敢吃吗?实在太恐怖了,求扩散》一文中,有人把国外企业对猪、羊、马等动物尸体搅拌、粉碎等无害化处理的画面移花接木,配上火腿肠生产过程画面制作成两段视频,加上双汇部分产品的图片大肆传播。

  关于安利纽崔莱蛋白粉涉及转基因、“安利老板服用纽崔莱保健食品致死”传闻近期也甚嚣尘上。对此,安利(中国)7月16日发表严正声明,称上述传闻均属谣言。“安利原材料供应链实行严格质量管控,蛋白质粉原材料为非转基因大豆获国际权威机构SGS认证。早在2013年,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就对蛋白质粉得出权威检测结论,确认不含转基因成分。”安利(中国)研发副总裁陈佳这样表示。

  为谣言所困扰,“躺着中枪”的远不止火腿肠和蛋白粉。当下正值盛夏,作为消暑必备食物,关于西瓜被“打针”谣言再度流传。记者搜索有关“打针西瓜”的网文发现,打针注入西瓜的“说法”还真不少,有的称“不法商贩利用注射器向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有的称注射的是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有的网文则称黑心商贩给未成熟的西瓜注射膨大剂,损害肝肾、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有的居然还称“有图有真相”,配发了注射器和西瓜的“合影”照片,不过记者发现图片有些模糊不清。

  今年6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被“打针”的西瓜》,央视记者通过采访瓜农和专家粉碎了谣言。专家实验发现,西瓜打针10分钟后就变质,不到24小时就已腐烂。本报记者搜索网页发现,类似谣言已经传了好几年,其间不少人通过实验证实“打针西瓜”不靠谱。如注射后色素溶液扩散很慢;留下的针孔易分辨;注射色素和饱和糖溶液的瓜瓤有腐坏变馊的味道。

  以讹传讹

  谣言造成多重伤害

  众多食物“躺着中枪”的景象不仅让身处谣言漩涡中的企业和农户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也让许多产业遭受巨大冲击,食品安全谣言造成的是多重伤害。

  香蕉就是典型一例。今年4月起,有关“香蕉艾滋病”传言在网络不胫而走,一些网友据此相信“因为香蕉艾滋病,全球85%香蕉要灭绝,全世界香蕉难逃厄运”;有的甚至认为吃了带病香蕉会染上恶疾,担心“香蕉艾滋病”向人体传播,一时间“香蕉艾滋病”骇人听闻。

  “所谓‘香蕉艾滋病’就是植物学界常说的香蕉枯萎病,不是新病害,只是普通的真菌病害,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发现,且植物性病害根本不会威胁人类健康。”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专家、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牟海飞介绍,该病症称为香蕉黄叶病、枯萎病或巴拿马病,是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引起,不存在从植物向动物传染的可能性,更不会威胁人类健康。

  “香蕉枯萎病已翻来覆去闹过好几次,明显是谣言,这种病在我国可防可控。”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李华平教授介绍,2006年有人把枯萎病叫做“香蕉蕉癌”,前两年又炮制出“香蕉SARS”“香蕉激素”,如今又摇身变成“香蕉艾滋病”,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2007年我国已建立国家香蕉产业体系,组织10名权威的岗位科学家、11名试验站站长攻克香蕉难题,他本人就是10名岗位科学家中的一员。

  专家强调,改头换面的香蕉枯萎病带给香蕉农户和产销者的是灭顶之灾,每次谣言风起都是5月前后香蕉上市时间,给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产地大省香蕉产业和区域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也造成消费信心丧失。为何香蕉枯萎病屡屡被冠以风马牛不相及的恶名?业内分析谣言散布者可能为别有用心的国外香蕉产销大户,其目的是引发中国民众对国产香蕉的恐慌。

  “我们不清楚谣言散布者对双汇诋毁的真实动机,谣言造成的直接结果是股价下跌。谣言给双汇造成重大经济与品牌损失,也使股民蒙受损失,严重损害了双汇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真诚希望媒体对谣言深入细致调查,挖出事实真相公布于众,还我们一个清白。”刘金涛表示,双汇已向警方报案,双汇向谣言制造者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不妥协,以实际行动向谣言制造者宣战。有人帮双汇算了一笔账,谣言让双汇市值下跌约百亿元。

  终结谣言

  还需增强公众科学素养

  想要讨还清白的不仅是双汇。2006年“西瓜红药水”谣言让含辛茹苦的北京、海南瓜农丰年遭灾,眼睁睁看着大片西瓜烂在地里,蒙受损失数千万元;2007年“霍乱鱼”谣言让京津淡水鱼市场几近崩溃;2011年海南文昌和四川攀枝花受膨大剂谣言影响致数万亩优质西瓜滞销,瓜农血本无归;2012年“吃香蕉致癌”谣言导致香蕉价格跌至一毛一斤仍无人问津,广东、海南蕉农损失达7亿元. 谣言“杀伤力”如此巨大,我们不禁要问,谣言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祸害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谣言频发凸显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担忧,但公众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的缺失也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面对未知领域的传言,一些网友不负责任转帖成为谣言放大器,应引起反思。”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呼吁对谣言要辨真伪、莫轻信。

  “谣言止于智者。粉碎科技谣言需科学利器,要通过高效的科普手段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科学世界》前副主编、植物学博士史军举例分析:“‘打针西瓜’图片有不少值得怀疑处。如果瓤中黄色较硬的条带是注射留下的痕迹,那么同一西瓜中的其他条带和白色瓜子为何没被染成红色?其实氮肥施用量、生长后期遇低温、品种差异都有可能导致条带现象。”民间网络辟谣组织“辟谣联盟”发起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认为,正是由于许多百姓对科技知识不了解,易受到蛊惑以讹传讹,谣言由此扩散。有效遏制谣言,官方和民间组织要用快速和浅显易懂方法辟谣,应出台有效措施鼓励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

  “谣言出现与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简单化、数字化、快速化相关,一些网民为吸引眼球制造噱头吸引更多关注,有意无意为谣言推波助澜。网络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一个群体,网络行为有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每位网民都应从自身做起规范网络行为。”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何明升指出。

  “网络监管是政府的事,也是网民的事,很多网民没意识到有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责任。遏制谣言造成的‘网络暴力’需引导人们对谣言判断分析,政府、权威机构也应快速反应及时澄清,消除公众疑虑。”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马会勤呼吁国家对食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改善整个社会食品安全坏境,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消费信心。此外筑牢“科普谣言”防火墙还要建立“倒查追责机制”,通过行政处罚、经济制裁手段,对谣言始作俑者和恶意传播谣言者严格处罚。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