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年产六七百 外国为什么看不到?

16.06.2015  12:40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邹瑞玥)今天的电影市场被称为“华语电影的盛世时代”。2014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数突破8亿人次,稳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每年600至700部的电影产量,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然而在这些令人自我陶醉的数据之外,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机会依然少得可怜。

美国环球影业前总裁马克·施姆格15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表示,在中国以外特别是北美,人们没有机会看到多少中国电影。没有全球发行,是当前中国电影面临的一大挑战。

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中国电影的脚步?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介绍,美国电影在北美院线占有率达到99%,仅1%的非美电影也多分给了欧洲和印度电影。

事实上,美国电影市场没有配额限制,只要有人愿意出拷贝费、或者保底放映都可以。“连续15年,美国电影票房都在100亿美元左右,没有增长,就是饱和的市场。”于冬介绍,中文电影在美国的受众主要还是华人,但是这个千万美元左右的市场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据介绍,上个世纪60、70年代,中国电影曾在阿尔巴尼亚、朝鲜、南斯拉夫、缅甸等地引起过反响。但时至今日,这些非中文国家的市场几乎被放弃。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澳洲、新西兰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构成了传统的中文电影市场。

主持人崔永元调侃说,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上海出品的很多电影都曾在好莱坞放映,而且占有一定份额。当年好莱坞在中国也没有电影配额,但是中国电影却“有得一拼”。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在上海连续上映了几个月。到了80、90年代,港产片和台湾电影也有相当的海外受众。到了今天,在华语电影最繁华的年代,海外的声音反而湮灭了。

在香港星皓娱乐集团董事长王海峰看来,中国电影正在处于飞速追赶的时期。直到2000年,中国才重又放开了民营企业投资电影的许可,市场化的运作带来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这种力量辐射到海外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政策支持、热钱涌入的情况下,近几年中外电影合拍片数量越来越多,电影公司或依靠“扔钱”获得海外发行的机会,或高价聘请外国明星“刷脸”试图赢得海外市场。在马克·施姆格看来,这都是比较肤浅和表面化的方式,重要的还是中国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如何在吸引中国观众注意和想象力的基础上,能够让世界电影观众也产生共鸣。

不过,随着大数据、众筹等制作模式越来越多在电影生产阶段介入,要拥有国际视野对中国电影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难。(完)